丽江富山村村寨银行:和贫困村民的1000元“环保游戏”
敢不敢玩?
第一次听说“村寨银行”时,村干部表示一点不懂。“当时我们想的是,几个农民搞什么银行”,不了解。
赵世全所在的富山村小组坐落在丽江玉龙县老君山深处,靠近长江第一湾,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当地的农民以种植烟草、白芸豆等为生,村里面的38户165人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
近30年里,富山村集体林和国有林成为乱砍滥伐重灾区。为争抢林木,激烈的冲突在这个地方司空见惯。在出入富山村的公路上,仍能见到当地森林公安设置的检查站,这些检查站每天承担起围堵偷伐树木及买木材的人的任务。
“差不多是2013年3月份吧,阿拉善的工作人员来到我们村,说有村寨银行这个项目,可以为我们提供资金要我们不去砍树,问我们几个村干部愿不愿意发动村民参与。”赵世全说,阿拉善一直在长江第一湾做生态保护项目,那次前来的工作人员也比较熟悉,但是对于“村寨银行”,这还是他第一次听说。
赵克米和赵思泉也是村里面最早知道这个项目的人,他们第一次听说“村寨银行”时,都表示一点不懂。“当时我们三个人想的是,几个农民搞什么银行,而且我们都很少去信用社和银行,不了解。”赵世全说,最后在阿拉善工作人员的解释下,三个人大致明白了“村寨银行”的意思。
虽然明白了大致意思,但三人对项目仍然有所担心,“主要是要让村民不去砍树,村民可能不愿参与,三年周期也太长,有的村民可能不愿意等到项目第三年才能贷上款。”赵世全说,三人决定征求一下村民的意见。
第一次开会征求村民意见的时间是3月30日,当日富山村的会议记录显示,富山村38户家庭每户家庭派出了一个代表,就“村寨银行”项目做与不做、怎么做提出自己的想法。“当时的确有很多人不愿意做,争议的地方包括为啥不让砍树、怕贷款了后第二年还不上等。”赵世全说,但也有部分村民表示愿意参与,参与的原因是自己出钱不多,但是可以贷款到几千元,能够救救急,或者做一点小生意。
为了打消富山村民的上述疑虑,阿拉善村寨银行项目的工作人员提出可以去已经实施了4年村寨银行项目的河源村考察一下。
4月份下旬,由赵世全、赵克米、赵思泉等近十人组成的富山村代表团去到了同在玉龙县的河源村考察当地的“村寨银行”项目,这次考察为未来富山村坚定地进行村寨银行项目打下了基础。
赵世全回忆,河源村的经济和生态情况并不比富山村好,但是河源村从2010年就开始实行了村寨银行项目,植被覆盖情况和村民偷伐树木情况的确有所改善。三年项目期过后,当地政府认为项目很好,也配比了相同的资金,使得当地村民每户可以贷款到1万多元。
“1万多块钱对于他们做点小生意,多种点赚钱的农作物还是有很大帮助。”赵世全说,除了钱增多之外,由于村寨银行起到了连接村民的作用,当地村民明显要比富山村团结很多。
在赵世全看来,自从包产到户之后,富山村的村民都在各干各的,基层组织很涣散,一年都很少在一起开一次会。“如果能够团结起来一起做事、互帮互助,对于村民发家致富是很有帮助的”。
考察回来后,近10名代表人员一致认为村寨项目应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