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神州北望风光好 守望相助满庭芳

2014-11-15 11:11:28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打印文章  

内蒙古:神州北望风光好 守望相助满庭芳

10月14日,中国农业银行四子王旗支行工作人员在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格日勒图雅嘎查的宝德其其格家了解肉羊养殖贷款使用情况。为加快扶贫步伐,内蒙古自治区自2013年以来在57个贫困旗县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按照实施方案,从2013年到2017年,自治区财政每年注资4.75亿元设立担保补偿金,注资标准为每个重点贫困旗县年均1000万元、其他的贫困旗县每个年均500万元,担保补偿金存入农行专户,农行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农牧户发放贷款。新华社记者邵琨 摄

守望相助共建精神家园

金黄的炒米,酥嫩的奶皮,香喷喷的奶茶……走进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赛乌素嘎查牧民巴育巴特的家,老人的热情顿时驱散了记者身上的寒气。

58岁的巴育巴特一家5口人,承包着3162亩草场,并且租了4000亩草场。眼下他养着350多只绒山羊和绵羊,这几年羊肉和羊绒行情好,加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补贴,每年纯收入近20万元。

“现在城里人有的我们都有,还多了清闲自在和好空气,人还图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内蒙古牧民的收入稳步提高,大部分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在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内蒙古还注意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创新机制推动草原文化繁荣发展,守护好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

47岁的山虎,是通辽市库伦旗库伦街道草根文化艺术团的成员,也是自治区安代舞艺术传承人。平日一有空闲,他就跟大伙一起跳舞,或传授“舞艺”。

有400多年历史的安代舞,被誉为蒙古族舞蹈的活化石。内蒙古通过积极申请,2005年安代舞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系列保护和推广措施下,这种古老的舞蹈艺术已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从顶碗舞、筷子舞到长调、呼麦、好来宝,从服饰、蒙古包、毛毡等制作技艺到蒙医蒙药,从马头琴、曲棍球到鄂伦春族的渔猎文化……目前,各种民族传统文化在内蒙古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

内蒙古:神州北望风光好 守望相助满庭芳

9月29日,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学习献哈达礼俗。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在全区范围内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高校设立了民族文化特色教育,马头琴、呼麦、蒙古长调歌曲、蒙古文书法、民族舞蹈、民俗礼节等都进入了课堂。新华社记者阿斯钢摄

同心掬得满庭芳!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到精神文化世界里,多年来,自治区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交往融合,守望相助,共享发展成果。

在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牧民斯琴每逢闹雪灾或冬末春初草料不接时,都会到邻近的汉族农民家赊买饲草料,待秋季牲畜卖掉后再去还账。“汉族兄弟们对我很信任,给了我很多帮助”,斯琴说,“这两年我学着种青贮玉米,他们也热情帮忙,教给我很多种植经验”。

类似的各族群众友爱相处、互帮互助的事,在广袤的内蒙古,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道不清,数不尽。

“内蒙古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我们要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王君说。

编辑:张少虎 标签: 呼麦 渔猎文化 羊柴 零就业 风电装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瓷娃娃自立生活项目毕业典礼在京举办

新疆18对乡村青年婚礼乘马车巡游3000人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