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神州北望风光好 守望相助满庭芳

2014-11-15 11:11:28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打印文章  

改革开放增添动力活力

“过去盖个章得跑断腿,现在快多了。”在呼和浩特市市政服务中心,前来办理医师执业注册等手续的市民王慧说,她在卫生局服务台不到两小时就办完了,过去得跑四五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呼和浩特市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审批事项集中到市政服务中心“审批办”,“审批办”一律使用“审批专用章”,部门公章和其他印章不再行使审批职能,以确保行政审批事项100%进驻市政服务中心,此举使审批时限平均缩短64.2%。

类似的行政服务平台,近年来其他盟市也已设立,而这只是内蒙古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

内蒙古:神州北望风光好 守望相助满庭芳

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中心国税局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在处理行业审批事务。

为了提高效率,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截至今年9月末,内蒙古已累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2775项,削减幅度达63.02%;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的单位4143个,比例超过85%;减少的收费、罚款项目1747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开启改革发展新征途的内蒙古,紧锣密鼓地部署各项改革任务,确保实现良好开局。

简政放权,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把改革与转方式、调结构相结合,跨盟市配置水、煤等资源,促成生产要素高效组合;开展企业间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至9月末已有377家企业成功参与交易;探索电力体制改革,完成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电量270亿千瓦时;自治区所属国有企业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扩权强县”和农村牧区综合改革试点……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举措有条不紊地推进。

注册资本“零首付”、降低企业登记条件……2013年6月,内蒙古出台70项措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破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创业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改革激发起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活力——今年前9个月,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同比分别增长95%和126%。

内蒙古:神州北望风光好 守望相助满庭芳

满载货物的国际列车在内蒙古满洲里铁路货运站停泊(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张领摄

内蒙古还加快实施“向北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

记者近日在满都拉、室韦等边贸口岸看到,仓储物流、过货通道等口岸设施正加紧施工;在满洲里铁路口岸的货场,一列列载满货物的火车驶进驶出,工人们忙着装卸木材、化肥、日用品……

横跨“三北”、外接俄蒙的内蒙古,开放条件卓越,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自治区党委审时度势,明确了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的开放定位。

“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首先是自治区立足地方实际调结构、转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优化生产力布局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实现兴边、富边、稳边、固边的需要,同时也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开放大局的重大举措!”王君说。

为了加快“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建设步伐,自治区党委政府专门研究制定相关规划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今后几年,将把调结构、转方式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加快壮大外贸和口岸经济。

内蒙古还将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依托沿边及周边地区现有、新建的进口资源加工企业、园区,集聚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加快构筑多元化和辐射自治区乃至我国腹地的外向型产业体系。

巴特尔说:“自治区正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做好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规划建设,推进边境自由贸易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和互市贸易区等平台建设,同时完善跟俄罗斯、蒙古国的合作机制,深化经济、政治、文化、医疗、科技等合作,形成全方位开放交流格局。”

编辑:张少虎 标签: 呼麦 渔猎文化 羊柴 零就业 风电装机

精彩热图

瓷娃娃自立生活项目毕业典礼在京举办

新疆18对乡村青年婚礼乘马车巡游3000人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