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最近成果。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2011年度全国国民阅读呈现出以下十大特征。
(一)2011年全国综合阅读率保持上升趋势
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6%,比2010年的77.1%增加了0.5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3.9%,比2010年的52.3%增加了1.6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63.1%,比2010年的66.8%下降了3.7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1.3%,比2010年的46.9%下降了5.6个百分点。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对书报刊的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情况分析来看,我国18—70周岁国民电子书阅读率为16.8%,电子报和电子期刊的阅读率分别为8.2%和5.9%。
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38.6%,比2010年的32.8%上升了5.8个百分点,增幅为17.7%。
(二)数字化阅读率呈快速增长势头
对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具体来看,2011年有29.9%的18—70周岁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比2010年的18.1%增加了11.8个百分点;有27.6%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比2010年的23.0%增加了4.6个百分点;有5.4%的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比2010年的3.9%增加了1.5个百分点;有2.4%的国民用光盘取读,比2010年的1.8%增加了0.6个百分点;有3.9%的国民使用PDA/MP4/MP5等进行数字化阅读,比2010年的2.6%增加了1.3个百分点。可以看到,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去年增幅均超过30%,而其中网络在线阅读的接触率增长幅度最大,增幅达65.2%。
(三)2011年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35本,电子图书1.42本
从对传统纸质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来看,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图书、报纸和期刊分别为4.35本、100.70期(份)、6.67期(份)。除纸质图书阅读量外,我们在本次调查中还考察了国民对电子书的阅读数量。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1.42本。
(四)国民传统纸质媒介和电波媒介接触时长均有所减少,但数字媒体接触时长有所增加。
从我国18—70周岁国民每天接触各类媒介的时长来看,2011年,传统纸质媒介(图书、报纸、期刊)和传统电波媒介(电视、广播)的接触时长,均比2010年有所减少;但新兴数字媒介(互联网、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的接触时长均比2010年有所增加。
传统媒介中报纸的接触时间最长,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22.00分钟,但比2010年的23.69分钟减少了1.69分钟;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4.85分钟,比2010年的16.78分钟减少了1.93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期刊时长为11.80分钟,比2010年的13.66分钟减少了1.86分钟。人均每天看电视时长为95.41分钟,比2010年的98.90分钟减少了3.49分钟;人均每天听广播的时长为11.24分钟,比2010年的11.57分钟略有减少。
从新兴媒介来看,互联网的接触时长最长,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每天上网时长为47.53分钟,比2010年的42.73分钟增加了4.80分钟;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13.53分钟,比2010年的10.32分钟增加了3.21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3.11分钟,比2010年的1.75分钟增加了1.36分钟。从新兴媒介的增长幅度来看,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的接触时长增幅相对较大,分别为31.1%和77.7%。
(五)成年国民上网率首次超过半数,达到54.9%
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上网率为54.9%,比2010年的49.9%增加了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有超过半数(50.6%)的国民通过电脑上网,有25.4%的国民通过手机上网。手机上网率的增幅明显,与2010年的16.6%相比,增幅高达53.0%。
我国18—70周岁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中,互联网的娱乐功能排在首位,72.7%的网民将“网上聊天/交友”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50.0%的网民将“在线听歌/下载歌曲和电影”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41.5%的网民将“网络游戏”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信息获取功能也受到较多网民的重视,63.1%的网民将“阅读新闻”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46.3%的网民将“查询各类信息”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值得注意的是,16.0%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
(六)国民对各类出版物价格承受能力有所提高
对于购买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有25.6%的国民能够接受8—12元的价格,有25.5%的国民能够接受12—20元的价格;22.5%能够接受8元以下,17.1%能够接受20元以上,另有9.2%的国民认为只要喜欢多贵都买。对我国国民能够接受图书价格的量化分析发现,我国国民能够接受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的平均价格为13.43元,比2010年的12.75元增加了0.68元。
对期刊承受能力的分析发现,我国18—70周岁国民平均可接受一本期刊的价格为6.60元,比2010年的6.12元增加了0.48元。
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41.8%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这一比例比2010年的53.8%有明显下降。但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3.50元,价格接受程度比2010年的3.45元也略有增加。
(七)超过一半手机阅读的群体进行过付费阅读
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我国18—70周岁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到54.9%,30—39周岁人群占30.3%,40—49周岁人群占10.7%,50周岁及以上人群占4.0%。可见,我国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85.3%是18—40周岁人群。
手机阅读的群体中51.4%的人在过去一年中进行过付费阅读,而有48.6%的人只看免费的手机读物。综合所有手机阅读人群在2011年全年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我们发现手机阅读人群在2011年全年人均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20.75元。
(八)七成以上国民仍然偏好纸质读物阅读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75.3%的18—70周岁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1.8%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9.4%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有2.5%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1.0%的国民“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
另外,有11.8%的数字阅读接触者表示,在阅读过某一电子书后还曾购买过该书的纸质版本。
(九)接近八成的国民对自己的阅读状况表示不满意或一般
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1.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7.6%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50.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另有40.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一般。
从国民对个人纸质阅读内容和数字阅读内容的阅读量变化情况的反馈来看,有7.7%的国民表示2011年“增加了纸质内容的阅读”,但有12.2%的国民表示2011年“减少了纸质内容的阅读”;有4.4%的国民表示2011年“减少了数字阅读内容的阅读”,但有6.2%的国民表示2011年“增加了数字阅读内容的阅读”。
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有21.2%的国民表示满意(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有20.9%的国民表示不满意(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另有57.9%的国民表示一般。
(十)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各类阅读活动
我国国民对当地举办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期望程度要高于城镇居民。有62.6%的18—70周岁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其中,城市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阅读活动的比例为60.6%,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为64.0%。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