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文化旅游
人民日报:怎样看待“高调”的陈光标?
2011-04-27 15:21:40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人民日报:怎样看待“高调”的陈光标?

陈光标和父母在一起。

家人其乐融融 回报社会慷慨

从陈光标经营起步,到如今财富上亿;从农村苦孩子到“中国首善”,这种嬗变,既是对发展奇迹的最佳注释,更是对创新创造的肯定褒奖。

陈光标发达了,他的父母也过上了好日子。不过老俩口还是过不惯城里人的生活,只有在农村老家,才觉得亲切自在。了解了父母的心思,孝顺儿子陈光标便不惜花费重金,为父母在老家新盖了一栋苏州园林式的宽敞房子,给老俩口颐养天年。但一辈子勤劳惯的老两口怎么也闲不下来,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坚持每天到自家的几亩地里拨弄一番,享受栽种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

陈光标的弟弟陈景标和妹妹陈春华,因为当时家境贫穷,上不起学,文化程度很低,但陈光标想让他们走出农村,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便一路提携,把他们也带到大城市南京来。但陈光标从来不会因为弟妹是自己的亲人,就把他们都揽在自己的公司里。

现在,陈景标在南京一家工厂做保安,妹妹陈春华在江宁一家酒店给人洗碗,“虽然他们工资也就一千多块钱,但他们也都自食其力,经受社会的磨练,等他们在社会上锻炼到一定程度,我一定会资助他们一人开一间小店做点小生意。”陈光标说。

  对弟、妹如此,但对弟、妹的孩子,陈光标则慷慨解囊,把弟、妹共6个孩子的学费、杂费、医药费以及平时的零花钱都包揽下来了。陈光标深有感触地说:“我的弟、妹被生活的磨难耽误了前程,他们的孩子,我一定要扶持好,让他们读好书,将来有所作为。”

最亲的家人得到了他的庇佑,那些与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陌生人,也得到了他的慷慨解囊,作为中国慈善的领跑者,他一马当先,用多种方式报效社会。

7月9日,云南姚安县刚刚发生6级地震后,陈光标又率先倡议全国的企业家捐建抗震住房,他的公司带头捐建10套以上的钢混结构抗震住房。

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中,他第一时间带领公司120人,调动推土机、挖掘机、吊车等60辆重型机械设备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战斗,冒着余震、泥石流和山体坍塌的危险,参与救灾抢险,打通通往北川、汶川和映秀的生命线,推出映秀镇的停机坪,在岷江边修出了几公里的道路,为大部队进入灾区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救援队共救出活着的被掩埋群众131人,掩埋遇难者尸体数千具,其中,陈光标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他的大无畏行动感动了四川,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也因此被温家宝总理盛赞为:有良知、有灵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因为,在经济建设和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杰出贡献,陈光标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连续四年荣获“中华慈善奖”。2008年12月更被授予“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2009年1月,陈光标又荣获“2008CCTV年度经济人物大奖”和“CCTV年度十大三农人物公益奖”;4月,被推选为“最具号召力中国慈善家”;7月,中华慈善总会成立15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表彰大会上被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

其实,陈光标身上的善心并非在汶川大地震后爆发,是他从小骨子里就有善爱之心,即使在读小学时家里很穷的情况下,他从乡里挑井水到集镇上卖得的一元八角钱都无私地资助乡间邻里的小孩读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建党90周年专题>> 详细

各地新闻
司法解释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复核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案件,认为原判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适当,但判决限制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撤销限制减刑。>>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开展“亮剑”行动 整治火灾隐患严防群死群伤
中国总人口超13.7亿 粤成第一人口大省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