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年刚过,天津就集中推出直升机天津基地配套项目、中俄1300万吨炼油项目等180个重大项目,这将为“十二五”期间天津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发展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以高端产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天津作为老工业基地,粗放型增长模式痕迹较重,传统产业比重偏大。如何在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对天津是一个重大考验。
为了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十一五”期间,天津就把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志强说,高水平的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促进了天津的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了发展方式转变,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天津工业总产值达到1.7万亿元,比“十五”末净增1万亿元,新投产项目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65%,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以天津航空航天产业为例,2005年总产值仅有2.2亿元,2007年5月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项目开工建设,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如今,以中航直升机基地、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等为标志,天津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制造业基地,2010年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超过170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1000亿元。
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朝兴说,以重大项目聚集效应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天津产业结构发生了质变,在短短几年内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和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目前,这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已占天津工业比重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