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天津工业又有好消息传来。今年前11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23.9%,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工业总产值增长31.96%,达到1.52万亿元,累计净增产值3682亿元。预计到年底,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7万亿元,一年净增4000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五年的增量;将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00亿元,“十一五”累计完成投资8500亿元,是“十五”期间投资额的4倍;工业利润将突破千亿大关,比“十五”末增长1倍。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本市工业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项目好项目的突出贡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市新项目新增产值2393亿元,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65%,重点项目中中海油净增455亿元,大炼油净增314亿元,大乙烯净增169亿元,丰田新皇冠净增54.35亿元,丰田RAV4吉普车净增46.23亿元。
“天津工业近年来始终坚持‘三个不论’引项目、‘三高结构’选项目、‘三个一批’干项目,实施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前面的努力‘栽树’,今年开始收获‘乘凉’。”市经信委主任李朝兴风趣地比喻。
中航直升机、中船重工、中核集团……53家央企,以及大族激光、研祥、富士康等众多国内知名民企在天津工业界大力度召唤下纷纷落户天津。在即将结束的“十一五”期间,天津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多达3087项,引资额达到4470.8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112项,合同外资额172.83亿美元,新增世界500强38家,累计达到84家;内资项目1975项,总投资额达3295.76亿元。累计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2229项,总投资达10707.5亿元,其中,重大工业项目120项,总投资5737亿元,占实施项目投资额的60.5%。预计到年底,有65个项目建成投产,完成投资3400亿元,占重大项目投资额60%,累计新增产出超过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