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速度 城市新名片频亮相
随着天津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城市建设的步伐也不断提速。
短短8个月时间,气势宏伟、功能先进的梅江国际会展中心拔地而起,成为天津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天津速度”得到了充分的诠释。投入使用后,2010夏季达沃斯论坛、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天津会议、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等一系列国内外重量级先后在此举行,成为天津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
对于大都市而言,高耸入云的大楼已是司空见惯。但对于2010年的天津,不能不提到津塔,津塔以336.9米的“身高”成为本市乃至华北地区第一高度,这一位于海河畔的地标给天津市民留下耳目一新的深刻印象。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津塔建设过程中采用多项高新技术和施工工艺,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均处于领先地位,是世界上采用纯钢板剪力墙体系的最高建筑工程,创下十四项津门之最。”
2010年,也是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的一年。 作为天津唯一以城市名称命名的市政工程,天津大道是市区连接滨海新区的一条城市快速路,从各方面代表了“天津精神、天津速度、天津效益”。天津大道于国庆期间建成通车,全长36.2公里双向8车道。
地上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地下同样也是一刻没有停歇。地铁二、三、九号线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明年上半年将投入运营;而连接天津西站至天津站的地下直径线工程也在稳步推进,即将穿越海河。
奋战300天 建设宜居新家园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构筑生态宜居高地,今年奋战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覆盖中心城区和各区县、囊括重点道路和次支道路、兼顾重点地区和里巷社区、涉及平立面和天际线,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
综合整治中注重传承历史文脉,挖掘地域特色,兼顾整治对象的功能性、观赏性和艺术性,城市现代洋气的风格更加明显。在奋战300天中,综合整修了323条道路,进行了管线入地、道路罩面、完善交通设施、配置马路家具等工程;整修了1.1万栋建筑,进行清理吊挂物、立面清洗、空调室外机调整、加装空调罩等工作;对海河两岸进行提升改造;提升了3.5公里商业街;新建提升改造绿化3900万平方米,新建提升改造了51座公园,疏林草地和盆景艺术的有机统一,山石水景与亭廊阁榭的巧妙结合,更加彰显了绿化的层次感、色彩感和厚重感;对13个节点天际线进行了整治,形成富有韵律的城市天际线;构建了41公里的夜景灯光体系,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城市夜景线。
在综合整治市容环境卫生中,坚持以人为本,是改善生活环境的根本法宝。在今年综合整修460个居民社区过程中,按照文化有阵地、娱乐有场所、健身有设施,绿化有特色的“四有”标准,建设舒适宜居的社区环境,对社区里巷道路进行了整修,实施了“平改坡”工程26万平方米,对部分老住宅楼进行了节能改造,使45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与此同时,结合《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加强城市管理,依法管理,集中取缔非法占路经营,保证道路交通畅通;治理非法占路停车,优化了停车秩序;拆除楼顶单体字和广告,规范牌匾,街景立面更加协调有序;新建和修复路灯5000多基,路灯完好率显著提高,等等,本市已经将集中治理与加强长效管理相结合,城市管理规定逐步落实,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奋战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市容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展现了天津城市的精气神,凝聚了民心,提振了民气,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调查显示,市民对综合整治的满意度高达99.5%。优美的环境、朝气蓬勃的城市精神,促进了投资环境改善和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天津日报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