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快速发展,中心城区与郊区县并进。郊区县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和资源形态。为明确郊区县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重点,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壮大郊区县经济实力,避免无序竞争,实现联动协调发展。按照“因地制宜、营造特色、发挥优势、错位发展”的原则,紧密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天津制定了《关于明确天津市郊区县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重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每一个郊区县的功能定位及重点发展产业。
为促进各郊区县的发展,天津进一步完善区县招商引资协调沟通机制。建立各区县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严把项目落地关。各区县一律不能再上新的冶炼、化工、造纸项目,已有的此类项目,应按照全市工业布局规划要求,进行调整、改造、提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逐步搬迁转移。市有关部门要按照区县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对项目审批严格把关,确保区县统筹协调发展。研究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市有关部门要研究建立市级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支持力度,在着力打造生态宜居高地的同时,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东丽区
功能定位为建成国家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生态宜居城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机械装备制造(重型装备、大型铸锻件、汽车零部件等)、商贸物流、会议展览、休闲旅游和都市型设施农业。
■西青区
功能定位为建成电子、汽车产业基地,科教研发基地,历史文化与生态宜居城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和移动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和数字视听设备等)、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旅游、物流和都市型设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