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着眼未来,深圳市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注重生物、互联网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的发展。请问深圳选择产业方向的依据是什么?下一步如何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许勤:早在2008年底,深圳就开始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于2009年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产业规划和政策。在选择重点发展方向时,我们主要考虑的是未来的产业模式是什么、产业结构如何、深圳的基础何在。发展生物产业是毫无异议的,这是国际公认的重要方向;互联网产业非常适合深圳,因为深圳缺少土地,而互联网产业是在虚拟空间上创造价值;新能源产业符合低碳、绿色要求,有利于深圳未来修复生态、创造美好环境。下一步,我们还将把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产业纳入重点发展产业,大力提高这些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和高端产业之间的互动。
“十二五”期间,深圳市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龙头,着力打造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基地。“高”就是抓住“高端”,形成高技术产业群;“新”就是扶持“新兴”,把握未来产业话语权;“软”就是推动“软化”,发展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服务经济,做强做大软件、创意等产业;“优”则是坚持“优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扶持资金累计超过100亿元,产业总规模达到1万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
来源: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 (记者 陈虹)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