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同煤集团塔山矿现代化园区(2008年8月23日摄)。
亿吨大矿亮丽崛起,揪心的小煤矿淡出历史,国人关注的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煤炭大省山西以转型跨越的身姿跃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依靠煤而不依赖煤,兴于煤而不困于煤”的理念成为山西转型跨越的灵魂:由传统采掘向现代制造、由线性发展向循环发展转型;依托强大的煤炭物流构建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变文化资源大省为文化产业强省。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惠及民生”彰显转型之本
“以前村里没有卫生所,每次看病要走十几里远的路,花费都在百元以上。”晋城市高都镇西顿村村民郭建明说,现在村里有了卫生所,小病不出村,每次只有十几元的花费,还能及时享受新农合的惠民政策。
郭建明所经历的变化,源自山西省两年前启动的“五个全覆盖”工程。2009年初,山西省提出用两年时间,投资300多亿元,完成包括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村级卫生室全覆盖在内的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和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等五项民生工程。
“两年时间实现村卫生室全覆盖,抓住了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山西省卫生厅厅长高国顺介绍说,两年来,山西累计投入3.4亿元,建设村卫生室6637个,覆盖了全部的卫生室服务“空白村”,大大方便了农民看病就医。
两年投资69亿元,完成村通水泥(油)路19754公里、新增通水泥(油)路的建制村3184个的村通水泥(油)全覆盖工程,则让许多祖辈生活在大山深处山庄窝铺的村民,正式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行环境,新农村建设由此提速上档。
以“五个全覆盖”为龙头的民生工程,让越来越多的山西城乡居民切实享受到了发展成果。短短两年时间,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信息不畅通一系列紧迫的民生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如今,山西“惠及民生”的触角伸得更宽、更远。今年年初,山西省委、省政府又启动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农村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在本届省委、省政府的执政目标里,“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等“四个山西”建设格外引人关注:这既是推进城乡生态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事关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山西加快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5年时间关停小火电机组316万千瓦,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397万吨,焦炭产能4761万吨,水泥产能2586万吨;全面启动生态强省建设,持续实施“蓝天碧水”工程、造林绿化工程和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程,每年造林400多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