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太原市尖草坪区南寨村,晋剧表演艺术家武忠在为村民们表演(2009年2月19日摄)。
亿吨大矿亮丽崛起,揪心的小煤矿淡出历史,国人关注的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煤炭大省山西以转型跨越的身姿跃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依靠煤而不依赖煤,兴于煤而不困于煤”的理念成为山西转型跨越的灵魂:由传统采掘向现代制造、由线性发展向循环发展转型;依托强大的煤炭物流构建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变文化资源大省为文化产业强省。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亿吨大矿亮丽崛起,揪心的小煤矿淡出历史,国人关注的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煤炭大省山西以转型跨越的身姿跃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依靠煤而不依赖煤,兴于煤而不困于煤”的理念成为山西转型跨越的灵魂:由传统采掘向现代制造、由线性发展向循环发展转型;依托强大的煤炭物流构建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变文化资源大省为文化产业强省。
“循环发展”开拓转型路径
初夏时节,在山西焦煤屯兰矿区,50台钻机正日夜轰鸣作业,身后130多口煤层气井已初现规模,其中的10口已成功采出了煤层气。
“年底我们要向太原日输气50万立方米。”承担煤层气采掘任务的晋城煤业集团副总经理王宝玉说。
煤层气俗称瓦斯,长期以来它被当做煤炭开采的大敌,被防范、被白白排放。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煤层气原来是与天然气一样珍贵的清洁能源。
变废为宝的煤层气成为山西煤炭产业循环利用的重点。短短几年间,晋城煤业集团煤层气日产气量达到330万立方米。煤层气产业布局已由晋城矿区扩展到阳泉、西山、吕梁、临汾等矿区。多年被作为有害废物排放的煤层气成为“气化山西”的功勋。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全面转型是山西的必由之路,加快跨越是山西的必然选择。转型跨越发展是科学发展在山西的具体化,山西这样的资源型省份必须以循环经济为基本路径,加快调整、创新和转型”。
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之后,昔日煤尘滚滚的“矿区”嬗变为各具特点的“循环工业园区”,山西煤炭工业逐渐告别“傻大黑粗”的形象,崭新夺目的新厂房竖立在煤矿矿区。晋城煤业集团以煤为基,沿着煤炭产业向上游下游两头拉长产业链条,由过去的“一煤独大”变成了煤炭、化工、电力、煤层气、煤机制造、贸易六个产业板块,形成了煤—气—化、煤—气—电、煤—焦—化三条完整的循环产业链。去年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10多亿元,利润45亿元,其中非煤产业占比达到62%。
山西省煤炭厅厅长王守祯说,全省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布局初步形成,投资640亿元建设了20个循环经济园区,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建的14个园区已初具规模,成为煤炭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煤制合成氨、尿素、甲醇、二甲醚等煤化工产业链已初步形成,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现代煤化工产品研发已经起步,煤机制造等非煤产业跨入快速发展轨道。
2010年,山西煤炭行业实现非煤收入2139亿元,比上年增长66.98%,比2005年增长了10倍。其中,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实现2046亿元,占其总收入的比重超过56%,比2005年增长了9倍多。目前,煤与非煤产业齐头并进的新格局业已形成。2010年,山西煤炭工业增加值实现240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5.8%;上缴税费816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45%。
山西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说,山西煤炭的转型,为实施转型跨越战略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撑、产业支撑和环境支撑。
山西率先告别“小煤窑”挺进“大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