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时政
人民日报:向内幕交易坚决说“不”
2011-12-04 09:06:29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市场违规显现新特点,并购重组成为内幕信息案件的“重灾区”

2005年后,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资本市场开始进入全流通时代,新的市场环境也使得内幕交易等呈现出新的特点。

在市场全流通后,涉及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等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由此也带来了内幕信息的明显增加,并购重组成为内幕信息案件频发的“重灾区”。今年刚刚曝光的中山公用案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中山公用前身为广东首家商业上市公司佛山兴华,后来被中山公用集团收购,并更名为公用科技。2007年7月,公用科技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公用集团,并用新增股份收购了五家乡镇供水公司的供水资产,公司股价因而出现了连续16个涨停。巨大的涨幅为内幕交易创造了可乘之机,今年7月,中山公用发布公告,公司原董事长和原总经理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犯罪被刑事拘留。

有调查表明,大多数内幕交易都有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管人员参与其中。在辽河纺织内幕交易案中,上市公司董秘由某亲自操盘数百万资金,试图借重组消息大赚一笔。在天山纺织内幕交易案中,公司第一大股东凯迪投资总经理姚某某和副总经理曹某将重组信息泄露给他人,导致大量买入“天山纺织”股票的内幕交易行为发生。

不仅如此,在我国,上市公司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并购重组的决策与审批链条过长,也导致内幕信息知情人范围的不断扩大。在监管部门曾经查处的一个内幕交易案中,涉及到的内幕知情人多达500多人。在一起内幕交易中,涉案主体可能包括个人、企业、公职人员、重组方、上市公司高管、中介机构等等。

以高淳陶瓷的重组为例,南京原经委主任刘某于2009年2月至4月代表南京市经委参与重组高淳陶瓷,其间,他将未公开的重组信息告知其妻,并先后多次买入高淳陶瓷股票获取暴利。此案已由法院进行了公开审理,成为我国首起国家机关人员涉足内幕交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
入世十周年>> 详细

各地新闻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浙江裕华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月华说自己一向不喜欢高调。裕华木业办公室主任张雪梅:中国历史以来唯一一家,就说美国对中国进行双反调查,我们得到双零的(税率),目前为止我们是唯一一家。>> 详细
点击排行
  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成功发射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