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时政
发展民生成各地政府主题词 需关注“个体冷暖”
2011-11-03 09:26:59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发展民生成各地政府主题词 需关注“个体冷暖”

竹立家

旁观者言

竹立家

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发展新阶段,而民生发展是其核心内容

发展民生在根本上是“理念问题”

陕西岚皋是国家级贫困县,县级财政本不富裕,但其民生建设却做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特别是岚皋建立健全的“十个一个不漏”在制度上的有效落实,深刻表达了一个社会对“老少妇弱困”群体的民生关怀,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以“民心民愿民情”为念的“善政”情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本体现。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发展新阶段,而民生发展是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基础。只要政府尽心尽职为民谋利,公共财政主要用于为民生利,我们整个社会的民生状况就会得到根本的改善。群众就会满意,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就会得到根本的解决,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才能实现。

岚皋的民生改革实践,为我们提供的重要启示不仅于此。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具体地、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民生发展的样本。在一个公正的、合理的社会,其道德底线,是这个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或民生状况,它反映了社会公正实现的程度。

岚皋以“十个一个不漏”为制度载体,把民生关切和善政情怀首先放到我们的孩子、老人和妇女身上。用并不富裕的公共财政,照顾好了这个社会最需要照顾的人。这不仅扎扎实实地推进了公平正义理念的具体落实,也明确了道德导向,匡正了社会风气,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岚皋的做法之所以具有标杆意义,是因为一个贫困县能做到的,绝大多数县只要愿意都能做到。我们经常讲到民生投入,而能展示民生投入实效的,对促进社会文明、社会公正有实质性推进的,最能使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投入,首先还是应该放到社会最应该照顾的人身上,全国的县级政府如果都能做到这一点,善政为怀民为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会有一个好的起点。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于姝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中国入世十周年——人物篇
>> 详细

各地新闻
孔栋 卸任中航集团总经理,仍担任中国国航董事长。6月份,原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调任中国移动党组书记和副董事长;7月份,原中国电信集团党组书记尚冰调任工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详细
点击排行
  发展民生成各地政府主题词 需关注“个体冷暖”
外交部就未来空间合作、军事透明度等答问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