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时政
中央单位"三公"经费首次公开 预算公开仍需推进
2011-07-05 08:44:1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会议还要求,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经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并做好“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

“从政府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推进预算公开的举措来看,我国推进预算公开是大势所趋,向全社会公开预算,告诉老百姓钱究竟是怎么花的,并让老百姓参与到预算的监督中,这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最有效的方法。”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说。

可以看出,对于公开“三公”经费我国目前已经开始上路,然而一些业内专家指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推进,不可否认的是,“三公”经费的公开还要进一步细化、具体化。

“首先应该明确,这94.7亿元是中央单位的‘三公’经费,而不是全国范围的‘三公’经费。”白景明指出,对于地方财政,我国实行的是在基本原则之下允许地方自主探索预算公开的方式,事实上,对于“三公”经费的公开一些地方已经做在了前面,但有些地方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速。

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强调,分析“三公”经费需要从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角度,从合法性来看,我国的预算法还没有涉及“三公”的内容,所以应该加快推进预算法的修订,从合理性来看,需要内容进一步细化,需要有一些相关的说明,这也是今后的推进方向。

“‘三公’经费是财政预算公开中老百姓最关心的内容,如何确保‘三公’经费的预算公开不流于形式,很重要一点是要有制度上的保障,要上升到法律层面,建议在修订预算法时增加相应条款,不公开‘三公’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刘剑文说。

来源:新华网 编辑:冯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人社部:失业人员参加医保 个人不缴费
中央单位"三公"经费去年支出94.7亿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