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更换新型飞行装具。中新社发 张雷摄
关键词:
自主创新·武器装备现代化
“我还记得‘神舟五号’任务成功后,中国载人航天代表团访问香港,热情的香港市民打出‘雪百年耻,圆千年梦,向载人航天英雄们致敬’的横幅,那一刻令人热血沸腾。”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任委员简仕龙代表的思绪在过往与现实中穿梭,“如今‘太空漫步’梦想成真,‘嫦娥奔月’两度实现,‘天网建设’初具规模……航天事业已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象征、民族兴旺发达的缩影。”
真正的尖端技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走的就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简仕龙代表举例说,在确定飞船方案时,瞄准的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三舱结构的飞船,直接跨越了国外载人航天由单舱到多舱和先上大动物再上人的发展历程,“我们的飞船,一问世就弥合了与西方发达国家40多年的差距。”
飞天梦想令人神往,尖端科研也是喜上枝头。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张育林代表给记者讲述了首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攻关过程:“‘天河一号’技术攻关时间只有两年,全面工程研制也只有几个月。我们走了一条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的体系路子,才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
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丁寿岳委员说,“十一五”期间,军队装备工作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一批以“撒手锏”为重点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陆续交付部队使用。这些,都成为我军核心军事能力的重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