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直在挂号的孩子叔叔急匆匆地走过来,“快,急诊科大夫让我们把孩子接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记者跟着这又急又喜的一家人来到了急诊科室,此时是下午2时53分。一行人在外面等候。
大约10分钟后,孩子从急诊室出来了。接着,孩子的父亲和叔叔再次回到了单独设立在门诊大楼边的眼科挂号室,记者则陪同孩子及他的母亲、姨妈一同等候。孩子的母亲在一边掩面哭泣,姨妈只得不住地叹气。“之前在广州看眼科,我们看了很久,医院都没有让我们见到专家和主治医师。这次来北京,我们就是想看上专家门诊,这孩子的病拖不得了。我知道大城市看病难、看病贵,但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孩子的姨妈告诉记者,“我好希望他们可以挂上号,今天就能看到,不然一天就白忙了。今晚的住宿费又是一笔开销,我们这种农村人家,打点工不容易。”
说话间,孩子的叔叔和爸爸一脸失望地回来了:“没有号了,医生说让我们明天早上再过来吧。”孩子的母亲听了,眼泪都快要流下来,而一边的孩子好像也明白了,眨巴眨巴那只完好的眼睛,然后,默默地把左眼蒙上的纱布重新粘好。
“要号吗?我可以给你。”正当一家人愁眉苦脸时,一个号贩子走近了他们:“我能给号,但不是专家的,上午的号没专家的。你要号的话,我明天早上陪你们一起去看病,看完给钱。”女号贩子熟悉地介绍着自己的业务。
之前还在和记者说不会相信这些号贩子的这家人,眼神中突然充满了希望,忙上前问多少钱,以及相关的事宜。一个号200元,当听到这个数字,他们迟疑了一下,最后,孩子的爸爸咬咬牙说:“买了!”
当一切条件都谈妥后,女号贩子领着孩子的爸爸和叔叔进了大厅,去办诊疗卡。“200就200吧,贵是贵了点,但只要能拿到号,不耽误孩子的病,我们也愿意。好多有权的、有钱的,甚至不用排队挂号,就能直接看病,有好多号不知怎么就到了这些号贩子手上。我们看个病不容易,只能自己苦苦地等着,有时候好不容易轮到我们了,医院又说没有号了,挂满了。这些情况我们都遇到过,但是真的没有办法,但凡是我们家乡的医院能治,我们都不会跑到这里来。”孩子的姨妈说。
临走之前,记者问他们对于新出台的“10分钟挂号”政策怎么看,孩子的叔叔说:“好事是好事,但恐怕真的很难实现,你知道吗,去年有一次我去挂号,等了3天都没有挂上。挂个号,真的难啊!”话毕,一家人便匆匆告别记者,消失在人海中。
当记者准备离开医院时,看到眼科门诊挂号专区的屏幕上显示,今日已不能继续挂号。不断地有人失望而归,不断地有号贩子主动上前,此时是下午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