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礼拜前预约的吧,医院发信息让我来取号,过程都挺顺利的,也不存在先来后到的问题。”一位电话预约挂号的患者告诉记者。但也有一些患者表示,对于电话预约的方式,他们还没有完全适应,不过,以后会尝试这样的途径,给自己挂号减压。
据悉,北京协和医院每天的日门诊量达到了平均8000多人,最多可达11000人以上。“这样的要求对于所有的三甲大型综合医院来说,执行起来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病人真的太多了。挂号难几乎是所有大医院都面临的问题。”
王晓波主任告诉记者,为了最大限度缩短挂号等候时间,医院已决定将挂号时间前移,由原先的6:30开始挂号调整为6:15,且筹划逐步扩大预约号源,大力推广电话与网络预约挂号,此外,医院还将进一步实现分时段挂号;药房方面,也正在准备新增两个取药窗口,分流拿药等候人群,提高工作效率。医院目前已开通了化验结果网上查询系统,也提供了自助查询系统,患者可以在机器上自助查询自己的检验结果。这种举措能有效帮助患者节约时间,方便病人,也能提高院方的工作效率。
“为了孩子治病,就算买号我也愿意”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以眼科著称的北京同仁医院。记者看到,原本并不宽敞的院前小路被车辆与行人挤得水泄不通。走进门诊大厅,这里也是人山人海,排队挂号的、拿药的、交费的人络绎不绝。几个同时开放的拿药窗口前,早已排起了长龙。
记者采访得知,虽然排队等候的人多,但拿药的速度还是挺快的,而一边的挂号处由于进入了一天中的“波谷”,并没有出现拥挤的景象。
在同仁医院门口,记者遇到了从广州赶来给孩子看病的一家人,孩子父亲是湖南籍在粤务工人员。孩子的母亲告诉记者,孩子玩耍时不慎让石灰进入了眼睛,现在情况很不好,惟一的希望就是换眼角膜。“我们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从广州来,下午一点多下了火车就直接到了这里。”他们告诉记者,孩子的叔叔今天上午从北京周边地区赶到同仁医院,从11点多等到了下午接近3点,都没有挂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