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高铁拿什么和航空比?
6月15日,京沪高铁上海客运段“高姐”在铁路虹桥站集中亮相,其中不乏精通多门外语的人才,东方网记者还在现场发现了几位前“空姐”。从一开始,京沪高铁就宣称比肩航空式服务,前“空姐”的引进也证实了这一点。
当然,这种人对人的服务,属于软件设施,相对容易实现。对于经常往来各地的白领、商务人士来说,乘坐飞机时最痛苦的莫过于,航班飞行过程中不能打电话也不能上网,如同聋了瞎了一样。就此硬件设施,京沪高铁宣称可以即时电话还可以无线上网。
6月16日,东方网记者在京沪高铁试运行列车上体验时发现,每节车厢都安装了无线交换设备,以供无线上网。不过,东方网体验后发现,无线网络基本处于不可用状态,有时候甚至连随身携带的3G无线上网卡都无法连接上。而手机“老毛病”依旧存在,信号时有时无,尤其在列车全速运行的时候,不少同行记者都表示,无法接通电话是很正常的事,如果能接通真的是运气好。
对此,中国北车的工程师任刚表示:“目前手机信号以及3G网络都在紧张地调试当中,可以保证在正式运营后情况有很大改善。”由于列车要穿越多个省市,3G网络由不同的电信部门运营,不同地区、地形条件下的网络环境不同,上网速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公路:鹬蚌相争黄雀在后?
京沪高铁呼之欲出,航空公司见招拆招,在京沪千里运线上,俨然一副一较高下的态势。不过,对于普通老百姓出行而言,实惠是核心的要素。所谓准点率与高端服务更多还是商务人士的选择,在不少普通百姓眼中都是“浮云”。
当初,沪宁高铁开通之际,原有直达动车取消,老百姓的出行成本一下子翻番,这让不少市民选择了公路出行,使得沪宁省际巴士成了不少人的出行首选。如今,京沪高铁二等票和飞机五折票都在500元左右,单就价格而言,长途客车的354元优势尽显无疑。
上海长途客运总站站长张永斌告诉东方网记者,上海与北京之间,每天各有一辆大巴对开,上海是16时出发,12-13小时可到北京,为28座的卧铺车。“我们这趟车车票一直卖得还可以,在春运铁路运能紧张时,我们还会加开班次。”
张永斌也坦言,公路与铁路运输向来是互补的态势,鉴于前次沪宁高铁开通后取消原有动车的情况,他们也做了充分的预案,以应对突如其来的京沪新增客流。“我们注意到了自身的价格优势,加之暑运到来,还有中国馆延展和世游赛举行等因素,随时准备加开车次。”
来源:东方网 编辑:吴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