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上海>上海新闻
“限塑”三年喜忧同在 农贸市场成盲点
2011-05-30 15:37:39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从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限塑令”推行至今已3年。记者走访发现,尽管“限塑”已成为不少消费者自主的选择,但农贸市场推广仍困难重重。

专家建议,要全面落实“限塑令”,不仅需要加强宣传,改变公众的消费习惯,更需要从源头抓起,减少商家购买塑料袋的渠道,增加购买塑料袋的成本,同时,还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消除“盲区”。

农贸市场成限塑“盲点”

实施3年来,尽管“限塑”已成为不少人自主的选择,超市、商场等地实施“限塑令”的状况良好,但农贸市场却成了“限塑令”的“盲区”。

根据国家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塑料购物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一份超过1600名调查者参与的最新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表示购物时“经常会”主动带上购物袋,选择“有时会”更是高达36%,只有15.3%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不会主动带购物袋购物。3年间,大多数消费者表示自己使用塑料袋的次数减少了,其中22.7%的人使用塑料袋的频率“变少了很多”。

新浪网友“家有一粒小汤圆”在微博上写道:以前家里有很多塑料袋,“限塑令”开始到现在基本都是布的购物袋了,大小都有,能洗能晒,又方便存放,感觉很好。

尽管目前国家对书店、药房还没有“限塑”的规定,但记者走访杨浦区多个书店和药房,发现多家店铺从2008年就开始主动响应“限塑令”。  

华氏大药房国定路店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店从2008年就开始实行有偿使用塑料袋的政策,一般只有当顾客主动提出需要塑料袋时,药房才会提供塑料袋并告知是有偿提供的。“大多数顾客一听说是收费的,就不会要了。”

复旦大学里多家书店同样实行有偿提供塑料袋措施。店里的工作人员介绍,塑料袋收费之后,不少人都不会购买,而是选择直接把书拿回去。

记者在家乐福斜土路店里看到,这里的消费者基本上都是自带环保袋来超市购物。记者随机选择了一条队伍,发现结账的10名顾客中只有1人购买了塑料袋。

而在位于徐汇区的多家菜场里,记者看到,这里依然提供白色的超薄塑料袋。这些塑料袋不仅无偿提供给消费者,而且大部分是不符合国家要求的超薄塑料袋。当记者询问“有没有环保购物袋”时,几乎所有摊主都表示不能提供。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多数市民表示,并不知道农贸市场也应购买带有QS标志的塑料袋。“超市的塑料袋卖钱已经好久了,可是菜场没听说也要卖塑料袋啊。”住在附近的市民刘力说,虽然自己去超市购物和买菜时会自备环保袋,但在菜场购买蔬菜、水果,一般还是用超薄塑料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预算公开
>> 详细

各地新闻
伟大历程>> 详细
点击排行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三讲: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我国医改述评:"织起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