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引发一系列灾难的背景下,各地未雨绸缪,在上海,一个可以直播上海海域海底实况的“直播室”将在未来5年内“上岗”,为上海市民“站岗放哨”,这是昨天从市科委传出的消息。
据东海海底观测网项目负责人、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介绍,该观测网将对海洋地震、环境和生物安全等作“蹲点监测”,并将数据实时传到监控中心。
2009年,由汪院士领衔的团队建成我国第一个海底综合观测试验与示范系统——东海海底观测小衢山试验站。在此基础上,投资4000万元的“东海海底观测网”项目于日前启动,目前,研究团队正在舟山群岛中选择适合海缆登陆的岛屿。
这间“直播室”能够通过海底井下观测、地震仪、节点和水下工作站等的协同工作,发挥应对突发意外的作用,它能够提前收集海啸灾难发生前的各种征兆,从而进行预报。“直播室”还能“对付”地震,通过实地连续观测洋底地壳变化过程,“直播室”将可以提供灵敏度和信噪比最高的地震监测手段,实现提前7秒时间预警地震灾难,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直播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底光缆此番的铺设代价是1公里200万元,此外,在海上以及浦东南汇还将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
来源:东方网 编辑:张少虎 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