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上海>上海新闻
长三角各城市在高铁时代呈现“微妙心态”
2011-04-01 17:49:3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不过,也有城市对高铁似乎是“想说爱你不容易”。镇江市市长刘捍东认为,在非高铁时代,欠发达城市要摆脱“中心城市辐射梯度递减”的铁律,难度很大。但长三角高铁时代“一小时交通圈”的实现,为打破这一“魔咒”创造了时机。与此同时,他又时刻警醒:像镇江这样的中等城市,既要依靠上海、杭州、南京这些大城市借力发展,又要避免因高铁而造成的“被发展”。何以见得?“有了高铁后,大量优质资源、高端利润可能会向大城市集中,使中等城市徘徊在低端。”他说。

依托上海的大飞机项目,镇江近年来吸引了40多家大飞机配套企业,规划面积达11平方公里的航空产业园也是形势喜人。但刘捍东对“送上门”的高铁将会带来什么结果,依然颇感不确定。

高铁时代长三角各城市如何发展?刘捍东提出:一是要“依靠”但不“依赖”,在抢抓机遇中借力发展;二是“同城”但不“同质”,在加速融合中彰显特色,高铁时代各城市之间的“对话”将更加直接、激烈,中等城市必须增强自身的“反磁力效应”;三是“自信”但不“自守”,在全面开放中深化合作,要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一个有序高效、市场统一、产业发达、分工合理的智慧城市群,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观念。

业内人士提出,高铁时代降低了区位优势在竞争中的重要性,“创新能力”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竞争变量。在我国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过程中,长三角各城市创新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今后其在区域、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高铁通了,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缩短了,但经济上的距离不一定缩短。”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杨伟民说,拉近城市之间的经济距离,最关键的就是合作。他提出,长三角地区应切实抓住高铁时代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整体竞争力。 

来源:新华网 编辑:张少虎 邓京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的最新信息显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趋于稳定,但形势依然严峻,日本有关方面正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防止放射性污染进一步扩大,福岛周边环境放射性水平整体平稳,部分地区呈下降趋势。>> 详细
点击排行
  我国将从国家层面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10省市94个扩大内需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进展情况公布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