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上海>上海新闻
沪拟建失业预警机制 保障失业人员再就业
2011-03-21 15:54:08      来源:东方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据《新闻晚报》报道,2010年,本市实现新增就业岗位63.15万个(其中非农就业12.18万),帮助成功创业1.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全面完成市政府确定的促进就业目标任务。2011年,全市促进就业工作目标是,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011年,本市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部分群体的就业矛盾可能更加突出;世博后可能出现的短期就业过剩,商务成本持续提升,社会保险制度调整,将进一步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带来部分就业岗位流失,企业用工需求减弱。市人保局表示,本市今年将以创业、培训为重点,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力度,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就业困难人员

失业动态监测助力就业

“虽然工资不高,但家里总算有了经济来源!”这句话代表了不少就业困难人员重新就业后的心声。近年来,上海通过就业社区创建工作,推进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开展“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大力改善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环境。

2011年起,本市按照计划将完善指标体系和各项调查统计制度,继续开展失业动态监测,加强职业供求信息分析,探索建立失业预警机制,以保障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的进一步稳定。

就业援助出现一户解决一户

家住南码头街道的王女士是外来媳妇,户籍已迁至上海。原来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她,失业后一直在找工作,由于敬老院一般只招收外地户籍的护工,且丈夫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家里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婆婆要照顾,王女士长期面临失业,全家只靠婆婆的退休工资维持生活。

街道劳务所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对她进行职业指导,引导她改变求职方向,不要一味只应聘老年护理岗位。最终王女士被本街道辖区内一家物业公司录用从事保洁工作。考虑到王女士的工资较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街道劳务所还将她纳入稳定就业补贴对象,给予她一定的就业补贴,鼓励她能够长期稳定就业。

来自航头镇的康师傅今年54岁,前几年意外摔断了腿,造成终身残疾,屡次求职都遭到回绝。妻子也已50多岁,因家庭原因一直未就业,家中无经济来源。就业援助员了解后,通过联系镇残联,找到一家私营企业,面试后得到一个保安职位,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总算缓解了家庭的经济情况。

“这些就业困难人员都是通过全市的就业援助社区、就业援助员的帮助重新上岗的,我们的目标是‘出现一户、援助一户、解决一户,”市人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全市累计认定就业困难人员20712人,安置就业18818人,其中公益性劳动组织安置10985人,单位吸纳就业6228人,消除“零就业”家庭1092户。

下岗工人受惠于政策成功创业

据了解,2009年初,本市出台“稳定岗位”、“职业培训”、“就业援助”三个特别计划。2010年,根据本市就业形势,将“就业援助”特别计划转变为长效性制度安排,将用人单位招收就业困难人员的补贴政策期限由原来的两年延长至三年,拓宽就业困难人员的安置渠道。“根据长效机制,通过制定配套文件,全市明确市、区县两级政府在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整体工作上的管理责任及街镇、社区就业援助员在落实具体政策上的帮扶责任。”市开业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及时援助,一个月内脱“零”成为解决困难人员就业的目标,指的是对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确保在一个月内实现家庭成员至少一人就业,做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除给予相应的就业培训和补贴,本市还对有创业意愿和一定创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成员,鼓励扶助其实现自主创业,并给予融资、场地、培训等各项开业指导服务。上海晨信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信麟是一个从失业人员向自主创业人士成功转型的代表。

“当时所有人都不相信一个下岗工人要创办一个私人科技实验基地,是人保局无息贷款给我15万元启动资金,并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和开业专家的上门指导,让我的公司成长为800多万元的投资规模。”王信麟感慨道,没有当初政策的扶持,就不会有我今年的成绩。

本市未来将建立失业预警机制

进入2011年,“王女士”、“康师傅”们都将成为市人保部门就业和失业监测的对象。据悉,除了在全市10个区选择100家企业作为岗位流失情况的动态监测点,定期分析失业状况;对全市企业的招退工情况、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求职情况等进行全面监测,继续做好对登记失业人员、未登记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协保等人员的情况调查外,本市还有望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并继续对失业人员情况展开动态监测,以保障其顺利再就业。

本市部分区县在新年过后,将陆续推出相应帮困政策。如宝山区今年已确定将对外来配偶、刑释解教及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专项就业补贴,提高全区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费补贴、就业补贴标准。杨浦区各街镇建立登记认定和动态摸查管理机制,通过社区就业援助员和残疾人助理员等入户调查家访等方法,摸清援助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就业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援助方案。卢湾区公共职业介绍部门将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立体式、个性化的“一对一”推荐指导。

“我一直相信政府的有关政策会向我们进一步倾斜,在失业过程中提供很好的援助,在重新就业的一两年内,能持续对我们的工作状态进行跟踪,让我们能在就业、创业路上走得再稳一些。”王信麟如此期盼。

■在沪农民工

连续七年送“春风计划”

“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加强劳动者就业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届时,将力争完成外来农民工培训50万人,还将努力为包括外来从业人员在内的全体劳动者提供均等化、优质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用政策善意,来引导在沪450万农民工安心就业。

来自四川的机修工冒师傅在春节后又回到位于嘉定区的工厂上班,尽管很多人对他说不如在家乡找个工作。但对冒师傅来说,上海提供的视野和机会、相对良好的文化和法律环境,使他不能割舍在这里的前程。冒师傅说,他的工作是在去年“春风行动”期间找到的,作为一位有技术、有经验的操作工,他打算在今年刚开始不久的“春风行动”中再试试其他机会。

这已是本市从2005年起连续第七年开展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的“春风行动”。近年来,本市相继通过开展“春风行动”专项就业服务活动、推进“农民工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措施,为来沪从业人员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去年一年,全市共开展农民工专场招聘活动173场,接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的农民工超过11万人次。本市强化来沪从业人员就业服务站点建设,目前已在闵行、嘉定、松江、宝山四个区开设来沪人员就业服务中心;浦东、虹口、奉贤、青浦等区已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场所(窗口)。四个来沪人员就业服务中心2010年累计接待求职人员14万人次,发布单位招聘岗位超过10万个。

技能培训改善农民工境遇

昨晚,来自河南的张先生来到上海高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参加初级维修电工培训班,张先生是卢湾区一家企业的电工,虽然有操作证可以上岗,但他此前一直没有维修电工的等级证书。“拿到证书,不仅能提高工作待遇,将来找其他工作也方便。”张先生说。

据了解,春节以来,已经有近千人来到上海高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报名参加钳工、车工、电工等工种的技能培训班。每年来此培训的学员约4000人,其中约三成是外来务工人员。培训中心主任刘启中说,目前上海高级技术工人的用工缺口很大,经过培训取得一定资质的技术工人,很受企业欢迎。

来自企业的声音也验证了这一点。德国海莎纺织(上海)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傅章强表示,企业难免会顾虑农民工流动率高,若是培训一批走一批将增加成本,因此往往只对技术岗位实行内训,普工则稍经岗前培训就上岗。资深人力资源业内人士姚先生透露,政府补贴农民工培训,帮助他们持证上岗,既提升了农民工技能,也减轻了企业负担,企业在招人时就减少了顾虑,这样农民工找工作也会更容易。

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新诉求

在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赵建德看来,农民工就业是完全市场化的,但需要政府加以政策引导。目前“80后”、“90后”已占农民工队伍的60%,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比父辈高、对就业的要求也不同。除了对薪资的要求,对劳动条件、劳动环境也有所要求,对职业发展、生活目标有所期望。政府引导企业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养,要求有条件的企业为员工宿舍安装电视乃至网络等设施,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关怀,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政府部门也正拿出各项措施,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开放,工青妇等部门组织农民工文化、体育活动等,以此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据市人保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机制是2011年本市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市人保局等相关责任部门将指导区县建立专门为来沪人员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的场所或窗口,构建全市性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三失”青少年

帮助网瘾少年成功创业

我们的城市里还存在这样一个青少年群体,他们学历层次不高,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甚至缺少家长管教,处在“失学、失业、失管”的困境,他们也被称为“三失”青少年。

阳光中心社工小吴讲了一个故事,小刘今年27岁,自中专毕业后因无特殊技能,到去年都没有固定工作。他的性格比较内向,长期闲赋在家,网瘾非常厉害,酷爱日本漫画。正当家长万分焦虑而又无可奈何之际,阳光中心的社工上门访谈。一开始小刘很排斥,但当社工连续两个月上门后,小刘被社工的真诚打动了,开始和社工打招呼,慢慢敞开心扉。

经过“E展翅”培训后,小刘决定专营漫画游戏公仔。刚开始创业,网店一直没有很好的生意。他常找到社工,希望得到更多的帮助,社工也积极为其争取资源,每当有淘宝讲师授课都会提前和小刘说好,让他将遇到的困难事前都准备一下,和“E展翅”的其他学员们一起讨论。通过参加“E展翅”项目,小刘从当初经营漫画游戏公仔到后来重新定位开始出售隐形眼镜等,如今渐渐形成自己的网店特色,在创业资金的资助下,进货量逐渐增加,收益开始有了起色。

社工介入帮助“啃老族”

“目前,我们推荐社区青少年参加企业招聘会等面试共173612人次,成功就业的社区青少年有14660人。”昨天,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蔡主任说,此前,阳光中心在全市15个区县工作站开展专业工作,为大量“三失”青少年解决就业问题。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成立于2004年2月,近七年来,社工在就学指导和就业、创业指导方面做过不少文章,解决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其中一项名为“E展翅”的项目让不少“三失”孩子受益,还让他们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E展翅”,是阳光中心在市民政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开始运行的完全免费的公益项目,意为在网络的世界里展翅高飞,让社区青少年们在“网创”的道路上勇往直前。阳光中心积极寻求、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与阿里巴巴、淘宝网的合作,为有志于从事网络创业的青少年提供初级班、中级班、开业指导服务等,受益青少年近500余人,社区青少年们通过参加资助评审,向专家介绍自己的创业理念、经费使用计划等,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一部分青少年脱颖而出,得到网创启动基金资助,上面提到的小刘就是其中一位。

来源:东方网  编辑:张少虎 邓京荆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新“国八条”出台接近两月之际,经中国证券报记者多方了解获悉,国务院近期派出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先前出台的楼市调控效果进行摸底。银川2月公布的房价调控目标是:银川2011年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以内,同比增幅低于10%。>> 详细
点击排行
  人民日报:13亿人口发展中大国正在社会变革
稳定是“幸福大厦”的地基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