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四川>四川新闻
规划借智 六大体系规划提升成都城乡发展
2011-05-13 10:49:36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四川省成都市规划部门广泛汇集世界范围内的规划先进理念,围绕城镇体系重建、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公共服务设施重建、产业发展和生态修复等6大体系,展开了持续三年的以规划统筹指导的灾后重建工作。

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中唯一的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特别是毗邻震中的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等4个远郊市(县)遭受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涉及40个镇、524个行政村、63万户住房,受灾人口超过100万,城乡住房、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城乡规划工作由此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据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总规划师赵钢介绍,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建规划工作,确定了“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的重建总体目标。

按照这个总体目标,成都依据已形成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遵循“安全、经济、适用、省地”的原则,将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公共服务设施重建、产业发展和生态修复等6个方面统筹规划,科学指导全市城乡住房重建、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重建、生产设施恢复与产业发展、文物古迹保护和修复、旅游设施恢复、生态环境修复等工作。

为充分吸取社会各界、尤其是世界顶尖规划设计机构对成都重建规划的思路,重建之初,成都通过全球公开征集规划设计,以此广泛向社会各界借智。

成都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得到了国内外规划机构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特别是上海、福建、重庆等援建省市援助编制了51项规划。同时,成都还组织了本地及国内外200多个设计机构、4000人参加的规划设计大会战,统筹规划了城镇和聚居点布局、产业布局和公共配套设施布局,构建了5 个中等城市(县城)、7个重点镇、7个新市镇、26个一般镇、759个农村重建安置点五个层次的灾区城镇重建体系。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记者 黄志凌) 编辑:冯媛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科学发展 转变方式
>> 详细

各地新闻
伟大历程>>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家发改委:不执行"一房一价"每套罚5000元
京改革职称评审 高端人才"爬楼梯"变"坐电梯"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