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堵
1 中心城人口过于集中
2 职住分离现象严重
3 轨道交通满载率高
4 机动车过多
5 地面公交出行速度慢、换乘不便
■如何解堵
1 继续实施机动车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和黄标车限行规定
2 加强外埠进京车辆管理
3 必要时,实施重点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
4 研究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择机实施
5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
6 倡导党政机关充分利用电视电话会议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效率,减少交通出行
7 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错峰出行
■治本之策
1 北京在“限”的同时还将加强“建”。今后,北京市将规划建设核心区南北地下隧道,2011年开工建设西二环、东二环、西山隧道等地下隧道工程。2012年底前,建成5条37.3公里城市快速路。
2 加快建设中心城道路微循环系统,建设400公里微循环道路,打通一批中心城的断头路。
3 进一步优化地面公交网。
4 建成1000个站点、5万辆以上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5 积极发展中小学校车服务系统和鼓励单位开行班车。
6 因地制宜建设20万个基本停车位,在中心城建设5万个以上公共停车位,随轨道交通新线同步规划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提供3万个以上停车位。
■堵城数字
470万辆
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70万辆,仍以平均每日2000辆的速度增加,高峰日达4000多辆
20.6公里/小时
今年9月路网平均速度为20.6公里/小时
34.8%
核心区小客车出行比例达34.8%,是纽约、东京核心区的两倍多
2000万人次
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2000万人次
140%
高峰时段地铁部分路段满载率已达120%至140%
■收费新规
停车场所 一类地区 二类地区 三类地区
占道停车 10元/小时 7元/小时 3元/小时
露天停车场 8元/小时 5元/小时 2元/小时
地下停车场 6元/小时 5元/小时 2元/小时
■交通治堵方案专门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体现了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态度,以及对民意和民智的尊重。
■“加强外埠进京车辆管理”包括拥堵时段非京籍车辆路权受限,值得商榷。“二元制”的户籍管理模式是不符合改革前进方向的,限制外地车这种按照汽车户籍不同决定路权的治堵思路一旦实施,就会不平等地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
■我们现在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中国的老百姓有追求现代化的权利,中国的各级官员希望汽车需求旺盛以拉动汽车工业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的18.2亿亩土地红线,我国的城市管理能力以及汽车家庭膨胀后的消极影响又迫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交通大问题。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宏观经济管理者就应当将汽车消费的结构转型、城市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作为一个重要的思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