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嫌疑4 预先设定
对于“五品夫人”的炒作,有网友直称其为“无品”炒作。更有细心网友贴出了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证明这是事先策划好的炒作。其中,最能证明这是“无品”炒作的,是几条微博的发出时间。
在“五品夫人”发出的微博中,其中竟然有两条是在一分钟内接连发出的。网友分析,要么就是你打字速度快,要么就是将事先想好的材料直接贴上来的,“炒作也别急呵!”网友调侃。
其次,10日20:26,“五品夫人”发出一条微博后,还没等别人“误解”呢,就紧接着自己开始爆料:“请大家不要误解”……网友又调侃道:“你刚来,谁会误解你呢?这有点欲盖弥彰了吧?”
另外,“五品夫人”关注的54个对象中,只一个不加V,53个加V,这与普通微博有很多朋友不同,且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关注对象基本都是传媒人。
“很明显,这不是有意求关注,吸引媒体的注意吗?”网友质疑,这种炒作,目的已经显而易见了。
法律界观点
“五品夫人” 是否侵权分情况看
“五品夫人”微博自曝与官员有染,对此,围观的网友各有说法,有的认为这又是一起网上反贪事件,应该追查出背后的包养者到底是何人,说不定有大猛料;有的细心网友则推断“五品夫人”是在自我炒作,并对他人进行造谣中伤。
有一点是明确的,“五品夫人”的微博或多或少揭露了她以及所谓“高官”的隐私。“按照规定,严禁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但这个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江苏刘万福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律师刘万福表示,如果“五品夫人”的微博属实,那么她其实是揭露了某官员的私生活,比如包养“小三”,这虽然是官员的隐私权,但却属于非法隐私权,因此不受法律保护。如果“五品夫人”的微博不属实,属于自我炒作,那么就涉及侵权。“影射到某个人,就涉嫌侵犯名誉权,可能属于诽谤;重的话,对社会造成巨大不良的影响,则属于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