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专题>聚焦京沪高铁>高铁改变生活
高铁全面助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2011-06-15 15:47:3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强化区域经济合作融合

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将大大加强城市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加速市场经济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规模经济,提高整体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对优质外资的吸引力,使高铁沿线相对落后的地区焕发巨大经济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与整合。

比如,京沪高速铁路纵贯我国东部沿海七省市,连结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带和沪宁杭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大大强化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和向西部推移的能力。首都周边高铁的规划与实施,正在强力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

高铁时代的铁路沿线,将逐渐形成走廊产业经济带,促进各城市间的人员、技术和资金频繁流动与融合,经济合作机会与层次大大提高;不仅对铁路沿线原有经济基础雄厚、客流量大、城际交流密切的城市经济发展起到推进作用,而且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次级节点城市和小城市的影响更为显著。

在促进沿线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地区间的分工协作与技术经济交流,强化经济带和大城市对其他地区的辐射与带动效应,缩小区域间的各类反差,使生产力布局进一步趋于合理。

全新的交通格局和时空观念,促使沿线城市规划重新调整布局。高铁突破了城市郊区发展的瓶颈,推动城市扩张,城市功能外拓、改善城市经济结构、产业升级、小城镇借势而起等一系列需求与变化,均在距离与速度的作用下,越发现实而紧迫。

高铁形成的“小时经济圈”,将消除运力和运量之间的矛盾,减少对外运输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促进生产力、技术和产品的流动,推进城市间、区域间各方面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打破壁垒,使区域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产业布局在调整中不断优化。

促进比较优势的整合与发挥

我国高铁的迅速发展,既为整合区域间的资源优势提供了便利,又充分发挥了我国资源禀赋优势的整合效益,有利于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根据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充分认识自身特点和基础,扬长避短,以优势地区、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实现产业升级。

目前,我国劳动力密集的优势呈弱化趋势。急需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的高新技术和人才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将产业结构调整与梯级层次鲜明的东、中、西部区域特点相结合。在利用好劳动力优势的同时,加强对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在东部地区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转向集中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同时,做好中部和西部地区对东部转移产业的承接,打破壁垒,整合资源,实施各具特色的不同区域产业战略。高铁的发展为这一战略思路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高速铁路提供的大量运力,有利于加强沿线城市间的物资与人力资源交流,促进产业互补,有利于沿线各大中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状况的改变。

同时,高铁建设本身即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就建设过程而言,涵盖了基建、铺轨、车辆生产购置和运营管理等诸多阶段,巨额投资和集中大规模建设使整个产业链集中受益、辐射长远,涉及广泛的利益主体和大量行业与人群。其中蕴涵着巨大商机和发展潜能,延伸产业链条,扩大附加值,拓展产业空间,为包括传统制造业在内的诸多产业在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产业升级注入活力与动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中美澳艺术滑水对抗赛
2011中美澳艺术滑水对抗赛>> 详细

各地新闻
伟大历程>> 详细
点击排行
  全国人大建议继续审议个税法修正案
车船税法实施条例开始征求意见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