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经济
中国进入“全民借贷”时代了吗?
2011-08-19 15:28:39      来源:《半月谈》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小贷、担保公司方面。此类金融中介的兴起再次证明了有需求的地方就会出现市场,央行最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全国已有小额贷款公司3366家,贷款余额2875亿元。蓬勃的发展却也伴随着很多的隐患,这类公司资质以及控制、抵御风险的能力都有很大问题。

  中小企业方面。快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有着比大企业更强烈的资金渴求和更匮乏的融资渠道,申请贷款要走各种复杂的手续不说,还要跑关系请客送礼,最终能拉到贷款的也是少数。即便这样银行给出的年利经常高达10%~20%,倒不如借助民间渠道更划算。

  个人方面。高通货膨胀令实际利率长期为负,把钱存银行被人们看作是傻瓜,不得已转向民间借贷市场,个人民间借贷不过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理财行为。

  “全民借贷”便这样在各方合力之下滋生、壮大、蔓延开来,我们当然不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方——政府。银监会在今年6月出台了十条措施,鼓励商业银行支持和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者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峻,全民借贷将原有的资金融通链条拉长,风险也随之扩大,经济一旦出现衰退,资金链断裂产生的扩大效应会蔓延到整个社会,08年的金融风暴才刚刚过去,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从目前来看,政府所作的似乎还远远不够。

  中国历来有民间借贷的传统,高利贷古已有之,被俗称为“驴打滚”。事实上,民间借贷在当今金融市场发达的西方依然存在,这种准地下金融市场算是对正规市场的一种有效补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是不可能消除掉的。但我们不能用“存在即是合理”这句话来掩盖问题,资本具有极强的逐利性,利益驱使往往会滋生风险和危机。民间贷款可以有,但不能这样有,当前的全民化是绝不正常的。监管者应正视这一问题,令民间贷款阳光化,推动利率市场化,健全金融体系,莫让杨白劳卖女抵债的悲剧重现在这块土地上。

来源:《半月谈》 编辑:马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办发文促物流业发展 将减轻税负降低路桥收费
多省密集调整地市领导 湖北两"副省"兼任地市书记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