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熟悉规则和贸易转型成关键
上述案例涉及的企业是湖北省应对外贸摩擦中的成功者,但据了解,这样的成功者在整体涉案数量上并不占优。王桂生表示,针对时下外贸情况,湖北省企业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练好内功。
一是多多了解出口目的地国家的相关法规,这对出口企业是最基本的要求。时下,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趋势,各国保护法规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外贸公司要极度审慎小心,做的不好极有可能产生“连锁效应”。王桂生举了一例,南美洲一国围绕汽车的贸易保护法规就多达120多项,不少企业在这国载了跟头,该国的邻国则纷纷效仿跟进,发起贸易调查,这就对出口该区域的所有外贸企业造成了压力。
据了解,时下在我国获得进出口资质的门槛并不高,一个企业只要注册资本在3万元人民币以上,就可获得进出口资质。目前,湖北省登记在册有进出口资质的生产型加外贸型企业总共有近9000家,但目前仍在运转的只有2000家左右,其中相当部分是中小型贸易公司。如果一个贸易公司没有长远开拓眼光,只图一时赚钱之快,有意无意违反出口目的地国的法规,也有可能引起该国对中国所有相关品类的出口企业进行调查。
二是产业升级,慎用价格取胜的传统营销战略。时下,不少外贸企业进出口品仍为低附加值的商品,这类商品本身价格就低廉,在销售过程中又极易被外贸公司“打个折”,不但赚不了多少钱,还极易在国外受到反倾销调查。“未来,我国还是要大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多出口一些高附加值产品,才能摆脱价格战,赚更多的钱。”王桂生说。
链接
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规定,一成员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遵守三个条件: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第二,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第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反补贴: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或者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包括征收反补贴税。
来源:楚天金报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