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2日拍摄的一只东北虎。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世界最大的东北虎人工饲养繁育基地——黑龙江东北虎林园首次尝试东北虎“野外繁殖”,两只待产的雌性东北虎将在完全模仿野外生存环境的洞穴中生产。这是中国首次尝试东北虎由人工繁育向野外繁殖转变。
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野化训练基地1号园区,记者看到两个人工模仿野外生存环境搭建的洞穴。据了解,这两个洞穴原为两个4米高的土丘,经过工作人员一个多星期的精心改造,12日正式投入使用。洞穴面积约为两平方米,内部由原木搭建。洞穴内设置一个红外线摄像头,24小时监控穴内情况。
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总工程师刘丹介绍说,工作人员对待产雌虎进行了精心挑选。两只待产的东北虎雌虎编号为394号和426号,年龄在6-7岁间,分别有2-3次生育经历。两只雌虎属国家级保护虎种,种源和体质优异,具有一定生育经验,预产期在6月下旬。为了给东北虎提供安静的生产环境,整个野化训练1号园区约10万平方米的土地此间专供两只雌虎使用。
刘丹表示,东北虎野化训练已进行10余年,人工饲养东北虎的野外生存能力获得显著提高。一直以来,东北虎的人工繁育都在采光、温度和湿度较好的室内进行,每只雌虎生产时均有工作人员提供饮食、医疗等照料。而此次模拟野外繁殖尝试,除投放食物外,整个生产过程将由雌虎独立完成。一旦成功,我国人工饲养繁育的东北虎将向最终实现“放虎归山”这一目标又迈出坚实一步。
为确保雌虎生产过程顺利,东北虎林园的工作人员将在洞穴内投放食物,吸引雌虎入洞生产。洞穴内的摄像头和园区内的旋转摄像头将生产情况同时传送给东北虎饲养繁育专家。一旦雌虎生产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危及生命安全,工作人员将立即施救。
东北虎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寒冷地带。国际野生动物基金会将其列为“世界十大濒危动物之一”。1986年,中国在黑龙江省建立了世界最大的东北虎人工繁育基地,建立之初仅有8只种虎。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探索,截至目前,这一基地东北虎的数量已突破10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