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国学文化促进会秘书长范文举致辞
4月28日上午,以“传承中华美德、助力中原崛起”为主题的中国国学文化公益论坛暨河南省第二届传统文化论坛在郑州市二七区隆重举行。
去年三月份二七区举办的河南省首届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活动,开创了党委政府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的先河,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关注。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 28个省、市、自治区的 1000多名听众会聚郑州,共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享受了“比阳光还要灿烂的道德光芒 ”带来的精神盛宴。二七区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社区(村组)、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头脑,举办礼乐中国·“二七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歌曲大赛等活动,学国学、讲文明、树新风的氛围日益浓厚,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2010年,二七区也因此荣获“中国爱心城区”称号,成为参与评选的全国48个城市(城区)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
据了解,本次论坛为期三天,邀请河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河南省国学文化促进会会长鲁献启以《今天我们该怎样弘扬传统文化》为题;家庭教育专家金学解教授以《教子有方》为题;传统文化资深学者赵良玉女士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钟茂森博士以《母慈子孝——中华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为题为观众讲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民政部原副部长、全国老龄办原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宝库先生对论坛发来贺信,贺信中提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没有中断,靠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智慧核心的结晶,是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祖先对世界人民最重要的贡献,二七区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开了个好头。
河南省国学文化促进会秘书长范文举在论坛致辞中说,当西方文化找不到答案,西方文明缺失方向的时候,世界目光投向了东方,当今的中国正在升起弘扬中国国学、昌盛华夏传统文化、复兴华夏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热潮。
中央党校教师、国学大师任登第在论坛致辞中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需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能治社会百病,能给千家万户带来好处。学习《弟子规》首先要熟记会背,但重要是在实践、重在落实生活中,从方法和要求上不能千篇一律,但是主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中去。
二七区委书记朱是西作了题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文明和谐城区》的首场讲座,他指出,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无不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这是当前我们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最大的动因。
随后,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郭立中教授就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的话题,作了精辟生动的讲授。来自山东电视台的吕明晰导演携他所创办的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天下父母》栏目,讲述了《孝道与幸福》的真谛。
本次论坛专家学者的讲座引起了与会听众和学员们的强烈共鸣。二七区王胡砦小学教导主任司国强说:“听了专家的讲座,我们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二七区国土局的李军听过讲座后,深有体会地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极大转变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也增加了我们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责任感。”许多现场听课学员表示,这是一次精神文明的大餐,也是一次道德教育的盛会。通过这次道德与心灵的洗礼,我们一定要做有道德的人。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焦宏昌 通讯员 朱永娜 郭小建)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