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人民政府市长何雄在回答记者提问(常城 摄)
日前,河南省济源市长何雄就河南省青记协采风团记者关心的济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一创双优”活动的成效、“十二五”期间工业基础的壮大、济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定位等问题,做了一一介绍。
何雄说,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都在积极谋划发展战略,精心布局一批重点项目,加快中原崛起步伐。在这样的关键时期,采风团到济源来,一方面帮助济源理清思路,一方面进一步帮助济源加强宣传推介。他希望大家把济源的发展优势、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定位、发展中的重大举措向外界积极宣传推介,促进济源进一步加快发展。
济源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旅游资源,如何利用这种历史文化底蕴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何雄说,济源山水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这里不仅有王屋山景区、五龙口景区、济渎庙、小浪底水利工程等名胜古迹,更有以王屋山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这里还是北方山水画鼻祖荆浩故里,并且拥有6个国宝级文化单位。这是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更是蕴含的强大后劲。从目前来看,要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就要把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旅游文化的宣传推介,让更多的人了解济源,到济源旅游。当前,济源旅游业已实施体制改革,有关合作项目将尽快进入实施阶段。
何雄说,旅游业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河南省旅游业占全省GDP的9%以上,但是济源还未达到这一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有差距,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下一步,济源将制定旅游产业规划;完善相关措施,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提升发展水平,推出精品线路和产品;加强营销宣传以及与周边地市联合,借势发展;引进更多人才,培养更多人才,助推济源旅游业发展。他希望广大媒体朋友继续支持济源旅游等各方面的发展,更多地推介济源、宣传济源。
在谈到济源市连续5年开展的“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尤其是今年开展的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 “一创双优”活动取得的成效时,何雄说,济源连续开展 “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重要的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环境。当前区域竞争相当激烈,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与一个地方的环境好坏有很大关系。转变发展方式,一是发展目的要明确。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老百姓在发展中实实在在得到实惠。二是头脑要清醒。要树立忧患意识,克服自满情绪,多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差距,要有紧迫感。三是思路要清晰。济源作为河南省最年轻的省辖市,地处中原经济区边缘地带,经济总量虽较小,但同样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应该在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上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贡献。四是工作要扎实,要按照 “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工作要实,要有一股韧劲,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持续做下去。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如何评价新时代的济源人这一问题时,何雄说,济源是愚公故里,这里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发源地,这里的人们干什么事情都有一种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这么多年来,济源之所以能从河南偏处一隅的小县一跃成为省辖市,靠的正是愚公移山精神,济源人敢想敢干,想干事,敢干事,善于创造奇迹,能够创造奇迹。济源人办事认真执着,不讲条件,不讲价钱,扎扎实实。济源人做什么事情都踏踏实实,讲诚信,厚道实在。济源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愚公移山精神,得益于济源人的这种潜质,同时这也是下一步济源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所在。
“十二五”期间,济源如何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壮大工业基础,是记者关注的话题。何雄说,济源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济源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工业强有力的支撑,并形成了钢铁、铅锌、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矿用电器6大支柱产业。 “十二五”期间,济源要转变发展方式,产业上首先要转变提升,优化产品结构。传统产业要转型升级,有色产业重点是把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形成循环产业链。要提升装备制造产业,整合装备制造业,有关龙头企业正寻求与央企整合;能源产业正扩大基地建设。新兴产业也在进一步谋划发展,原有矿用电器正与央企寻求合作,电子、电器、通讯等新兴产业也正在加快发展中,济源正在盐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等方面寻求新的合作。同时济源工业发展也带动一些成长型产业发展,竞争力在进一步提升。
何雄还就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如何支持和加强青年志愿者事业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常城 焦宏昌)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