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案件下降了,水体保护加强了,能力建设提高了……”这是上级目标考核小组对河南省商水县2010环保工作的高度肯定。同时也是以张玉敬局长为领头雁的县环保系统干部职工不懈努力的结果。
2005年4月,张玉敬同志调任商水县环保局局长。当时全县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县内“十五(土)小”企业出现反弹现象,环境信访案件日益增多,环境能力建设滞后,干部职工思想不够稳定。
作为一局之长,张玉敬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在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上说:“环保工作使命光荣,责任大,是个得罪人的活,但是既然我们从事了这项工作,就要把它做好!”6年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成为一名务实重干锐意创新的环保局长。在他带领下,商水县环保局班子团结,干部职工人心思上,各项工作均步入了全市环保系统先进行列,单项工作步入全省先进行列,先后获得河南省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先进集体、河南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周口市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周口市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
为环境保护鼓与呼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张玉敬忠实履行人民代表职责,不负党和人民重托,积极为党委、人大、政府建言献策,为全县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鼓与呼。张玉敬通过收集人民代表意见,经多方协调,率先在县电视台开播了“商水县环境质量播报”,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对环境质量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随后,他又在“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组织全局干部职工以多种形式深入宣传环保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全县各阶层人士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一有时间,他就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走访企业,围绕全县环境保护、调结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及生态建设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每年人代会期间给人大提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数起。由于他提的议案及建议切合实际,针对性强,得到县委、人大、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重视,并很快得以采纳落实,从而促进了县环保事业的持续良性发展,确保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现在人们走出家门,看到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看着满目美景,人们心旷神怡,神情气爽,备感生活的美好。张玉敬还积极参加县人大召开的有关会议,举办的各项活动,为人大事业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出了贡献。
为民解忧破解信访难题
随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发展及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信访案件日益增多,已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化解执法经费不足、执法交通工具不够、执法人员疲于应付的难题,张玉敬同志经常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中发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畜禽养殖污染、高音喇叭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燃煤锅炉烟尘污染等方面。就积极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燃煤锅炉专项整治活动,高音喇叭和建筑施工噪声扰民专项治理活动,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活动。通过上述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消除了大量的污染隐患,使环境信访案件逐年大幅下降,既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又破解了环保工作人员对信访案件疲于应付的难题。
实行“河长制”加大对流域水体的保护力度
为加大对流域水体的保护力度,张玉敬组织有关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创新思维,对全县15条河流43个断面河流实行了“河长制”、“段长制”,并严格贯彻落实《商水县河流断面水质控制目标管理办法》和《汾河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使汾河水源保护区的水质及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多年来水质一直维持在地面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以内。
专项行动有声色能力建设谱新篇
为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环境问题,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几年来,张玉敬同志积极协调,联合公安、电力、工商、监察等部门,出动1500多人次,在当地乡镇政府的配合下,持续深入地开展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依法取缔小制浆、小炼油等“十五小土”企业32家。为加强全县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制定了《商水县突发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和《商水县流域水环境突发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2006年带领环保局工作人员成功处置了张庄乡两轮废弃剧毒物质,受到了市政府领导表扬。积极向上争取环保专项资金,建设了商水县水质自动监测站、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环境自动监控平台。通过多年来努力争取,使两个二级机构人员的工资供给方式由差供转为全供,并为全体干部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极大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所。如今,张玉敬正带领着商水县环保局一班人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辛勤地工作着,为守护这一块碧水蓝天而默默地奉献着。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常城 通讯员 罗景山 常兰军)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