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河南大学获悉,该校纳米材料研究取得新的突破,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杜祖亮教授主持完成的“光诱导纳米探针扫描系统的建立及其在材料微纳区光电特性研究中的应用”等三项纳米材料科研成果通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显示了该校在纳米材料科研领域的综合实力和集成优势。
在科技成果鉴定会上,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9位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邹广田教授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审查了鉴定材料,经质疑、讨论,一致同意“光诱导纳米探针扫描系统的建立及其在材料微纳区光电特性研究中的应用”、“基于分子组装技术的纳米结构材料制备及其原位监测技术”、“表面光电压谱仪的研制与开发”三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建议项目组进一步深入研究,优化实验系统,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这次通过的三项科技成果均是光电纳米结构材料与器件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其中,“光诱导纳米探针扫描系统的建立及其在材料微纳区光电特性研究中的应用”项目中,建立的光诱导纳米探针扫描系统为纳米体系表界面光电特性和纳米器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测试方法,技术和设备设计理念先进,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基于分子组装技术的纳米结构材料制备及其原位监测技术”项目利用分子组装技术制备了多种纳米结构材料,建立了基于分子组装技术制备纳米棒的方法,拓展了纳米材料制备技术。该项目提出的有序纳米结构构筑技术及其原位监测方法科学,技术先进,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表面光电压谱仪的研制与开发”项目通过引入场调制技术,实现了对光生电荷的定域与非定域特性有效分辨,为研究材料的光生电荷分离、转移和复合等相关物理化学过程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该项目建立的表面光电压谱测试系统为半导体材料表界面光电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测试方法,技术和设备设计理念先进,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据了解,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是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该项研究的集体之一。实验室也是河南大学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开发,承担了一批国家863、973等重大科技计划任务,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部分实现产业化。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常城 通讯员 唐田、曹毅)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