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河南>河南新闻
河南济源:绿色豫光给力员工幸福指数
2011-03-16 20:33:36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日前,济源市环保局环保服务员正式进驻豫光。这是豫光主动接受环保部门监督,自觉践行环保责任的又一体现。这标志着豫光在建设绿色生态企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十二五”开局之初,第一个国家级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被国务院正式批复。这标志着国家对有色行业的环保政策更加严格,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豫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要求执法人员入驻企业进行环保监督,推动公司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打造绿色生态企业。

多年来,豫光集团作为国家铅锌行业的骨干企业,一直恪守着环保发展的信念,致力于建设绿色生态企业,且成效显著:2010年12月16日,豫光董事长杨安国现场饮用公司中水站处理过的生产废水,使省环保厅、市环保局的领导大为震撼,惊呼“豫光的水处理太好了”,已经达到引用水平。

这句“太好了”的背后,是豫光多年来对环保的高度关注和巨大投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公司就提出了“绿色冶炼”的发展理念,致力于绿色生产,这被豫光人形象地概括为“碧水蓝天事业”。为此,30年来豫光一直致力冶炼技术的创新发展,豫光在行业第一家采用非定态二氧化硫技术治理尾气,第一家采用富氧底吹技术,第一家淘汰烧结机——鼓风炉生产工艺,2010年,“豫光炼铅法”——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新工艺实现工业化生产,该工艺被工程院院士张国成评价为“国际领先”,投产后,吨粗铅冶炼综合能耗为240公斤标煤,比烧结机炼铅能耗低60%,实现了铅冶炼的无碳、清洁化生产,为中国的铅冶炼事业摸索出了一条低碳、绿色的发展新模式。

豫光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和摸索,推动了中国铅冶炼技术的发展,从而使铅冶炼的环保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

在治本的同时,豫光不忘治“废”, 豫光秉承“废料是放错地方的原料”的原则,对废渣进行了提炼再提炼,目前公司在铅锌冶炼废渣中提取了金、银、锑、铋、铜、铟、镉等有价金属,基本做到了对原料的吃干榨净,而且实现了铅锌互补。已研发使用或正在试验的氧气底吹炼铜、氧气底吹提锌、氧气底吹提取金银、氧气底吹提取锑、铋等工艺及装备的研制开发,提升了冶炼废渣的冶炼水平,促进了废渣处理装备的升级换代,实现了全冶炼系统的低炭作业模式。目前,公司在建或筹建项目有冶炼废渣料多金属综合回收工程、铅冶炼渣综合回收有价金属及环保治理工程、股份公司饱和蒸汽余热发电等10余项工程,工程竣工投产后,公司铅锌互补优势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形成闭环循环经济模式,将废渣彻底吃干榨净。

豫光还不断加强过程控制,近10年来,豫光累计投入10多亿元进行环保治理,仅2010年公司就投资5160万元实施环保项目48个,在加强环境治理、推进节能减排上成效显著:公司组织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重要的废水、废气排放口安装在线检测装置,并与省、市环保部门实现联网;投资1200万元新建原料、渣类厂房和大棚2.56万M2,容量已达20万吨,所有原料全部入仓储存;投资700余万元在厂区种植各类苗木50余万株,栽植草坪3.5万M2;各种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各项环保管理制度日益完善,管理日益规范,环保治理水平和环境质量明显提高。2010年9月,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现场会在济源召开,全国14个省市环保观摩团到豫光交流学习重金属污染防治经验,各级领导、专家和行业同仁均给予了很高评价。2010年,豫光获得上级环保等各类资金补助1.1亿元。

植树造林,构筑天然绿色防护墙是豫光打造绿色生态企业的又一具体体现。每年的春天,豫光人都会在田野里、山坡上、道路边种下绿色,种下种子,2010年,公司植树5万棵,2011年,豫光股份公司又规划了半径1000米的大型防护林……

“豫光将以建设绿色生态企业为终极目标,在绿色冶炼、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奋进,不但要让员工富起来,还要让心情美起来。”豫光在“十二五”规划中,再一次表达了对绿色的向往,对员工的关爱。

曾经在鼓风炉、富氧底吹炉炉前工作的炉前工赵武举现在是豫光自己研发的还原炉上的炉前工,在经历了几代冶炼技术变迁之后,赵武举的感受很真实,他说:“现在环境好了,下力气少了,工资却更高了,豫光越来越好了!”这再一次诠释了豫光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可喜成就,也见证了豫光员工日益提升的幸福指数。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常城 通讯员 王培) 编辑:宁波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镜头] 68岁的黄耀军是广东省增城市小楼镇江坳村的低保户,镇上安排他在当地一家旅游公司看大门,月收入800多元,加上政府每月给他发放的低保400多元,日子还算过得去。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等地菠菜中检出碘131 抽检结果远低于国家标准
国务院各部门公布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