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河南>河南新闻
栗卫星:“为了组织的期盼”
2011-03-03 16:00:11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河南虞城县“十佳组工干部”栗卫星,一个充满着青春与活力的青年干部。

2005年4月,他放弃虞城县委组织部优越的机关工作环境,毅然来到距县城30多公里的偏远乡镇——虞城县大杨集镇担任党委组织委员,那一年他28岁。六年来,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已的青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用心血和汗水在自已的“责任田”里播洒着爱心,用青春和满腔热情树立了新时期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只要是我分管的工作,就一定要做出成绩”

栗卫星是一个勇于面对挑战的人。刚到大杨集镇不久,正赶上全省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作为大杨集镇机构改革领导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面对这一棘手的工作,他没有怨天忧人,而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保证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他对机构改革的每一环节都认真操作,公开透明,从人员名册、身份学历、工龄级别,全部张榜公布,接受监督。在查阅档案,鉴定文凭,民主测评等关键性环节,他全程参与,杜绝了弄虚作假现象。

为公平公正、择优用人,严格执行“五确定”百分考核细则,对每一名干部进行量化打分,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了81名优秀干部入编。并按照“无情分流、有情操作”的要求,妥善安置124名分流人员。机构改革结束后,该镇没有一名干部因为机构改革不公平而去上访和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受到了虞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通报表扬。两个月的机构改革,他每天工作到深夜,中间只回过一趟家,整个人瘦了10多斤。在机构改革的过程中,不少人有来说情的,请客送礼的,有老领导、老同学打招呼的,他都委婉地予以拒绝。他说,“机构改革只有公开、公平、公正的去开展,才能让入编的干部留得硬气,让分流的干部走得服气。只要能为组织留下各方面素质过硬的干部,即使得罪了一些人,值得!”

作为组织委员,栗卫星深深的明白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做好党员的发展教育工作,是他的首要职责。2005年,南杨楼村支部班子调整,他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恐吓,毅然把群众威信高、创业意识强的党员刘龙献,通过“两推一选”的方式选拔到村支部书记的领导岗位上来。目前,南杨楼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彻底解决了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接着,又对后进村刘里庙村、楚庄村进行了集中整顿,选出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2008年年初,他又带领工作组对家族、派性矛盾较强老上访村朱屯村进行集中整治,村里没有班子,各项工作难开展,群众意见很大。为此,他深入村组农户家中,调查走访群众、上访人员、老党员、老干部1000多人次,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座谈会30余场次,迅速掌握了该村第一手资料。

之后在全省率先进行了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试点工作,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程序,按照选民登记、公布选民名单、确定选举日、办理委托投票手续等步骤进行操作。尤其在选民资格认定,办理委托投票手续等环节,认真指导村选委会按照选举法进行,保证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这次选举,他两个月不分昼夜在村里工作。看着他黑瘦、疲倦的身体,朱屯村70多岁的老党员杨连启感动的说:“如果我们村再选举不成功,最对不起的就是栗组委,谁如果破坏选举,我第一个不愿意他”。栗卫星常说,“我是一名组工干部,配齐配强村级班子,选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是我的职责”。功夫不负有心人,六年来,大杨集镇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镇党委多次被县委评为“五好乡镇党委”,全镇17个村已有15个村达到了“五好村党支部”标准,新发展党员226名,培养“双强”党员197名,“双强”村支部书记14名,他们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镜头] 68岁的黄耀军是广东省增城市小楼镇江坳村的低保户,镇上安排他在当地一家旅游公司看大门,月收入800多元,加上政府每月给他发放的低保400多元,日子还算过得去。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等地菠菜中检出碘131 抽检结果远低于国家标准
国务院各部门公布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