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城市活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得益于交通环境的逐步改善,贵阳市民的新生活方式即将开启。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人体,那么道路就是动脉。只有道路这条动脉畅通,才能保障健康有序的交通环境,增强城市活力。
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贵阳交通条件改善,省内其他市州同样受益。
“贵阳畅通能力逐步完善后,一个以贵阳为中心的立体交通网络将随之建成。届时,黔中五座城市将在经济上完全连接在一起。物流、人流、资金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之势。”贵州财经大学教授徐大佑说。
1.5环快速路、轨道交通、公交枢纽站等畅通工程二期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也将为贵阳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贵州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曾海鹰认为,畅通工程二期建成后,将为贵阳老城区更好接轨观山湖区,融入贵阳新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提高现代服务业、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发展的集聚力。
“贵阳畅通工程二期的建设,增强的不仅仅是交通活力,更是全面加快贵阳商业从‘一站式消费’迅速向‘商圈式消费’发展的催化剂。”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彭刚认为,这将极大缩短市民往来各城区的时空距离,带动城市商业中心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一直以来,贵阳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不完善,尤其是中心城区,人行道不但狭窄,质量也不高。今后,通过实施畅通工程二期,初步预计到2017年,贵阳老城区人均道路面积将提高1.31平方米,增长25.9%,道路网平均密度提高1.02公里/平方公里,增长24.4%。
“城市交通原本就是要树立行人优先,倡导绿色出行。”徐大佑认为,人均道路面积的提升,有利于贵阳行人过街设施、自行车停车设施、道路林荫绿化、照明设施等建设,从而转变过度依赖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