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业示范园区,以点带面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颜延龄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提案中表示。
我国的农业发展,受制于自身的特殊情况,如人均耕地面积少、从事农业人口文化素养较低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产业的功能不断放大,不仅发挥着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生计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传统功能,更悄然担负起提供再生能源、缓解全球资源危机,为人类提供绿色生存环境等新的使命。
全国政协委员颜延龄表示,目前,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有四个问题:一、传统农业生产面临极限,潜力产业尚未做大。二、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三、耕地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在现代农业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耕地等自然资源优势却日益削弱,各种矛盾日益显现。四、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分散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存在较为普遍,农业生产集约度不够。
当前,要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就须按照党的十七届五次会议精神为指标,首先解决这些制约发展的诸多问题。
对此,颜延龄提出四个对策建议:一、创新意识,探索适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二、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实行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搞好深加工,以此带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三、加快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技术支持。加快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目标的支撑。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来源: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 见习记者 朱兴鑫 )编辑:杨鑫 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