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福建>福建新闻
张铭清:两岸破解政治难题有何路径
2010-06-11 17:09:23      来源:台海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在《中国评论》六月号发表专文《寻求两岸和平发展路径之我见》。作者指出:“既然两岸统一不涉及中国领土和主权的问题,就应当按照结束两岸的政治对立的定位,思考破解政治难题的方向,解决两岸问题。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只有两岸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共识和一致立场,才能构筑政治互信的基石,从而为破解政治难题创造条件。”文章内容如下:

寻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径,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一项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两岸同胞福祉的艰巨复杂的工程。目的是为了解到维护和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必由之路。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融合感情,有利于两岸积累互信、解决争议,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根据台湾的实际情况和两岸关系的发展水准确定的,既符合当前推动两岸关系的实际需要,又把握住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客观趋势。因此,得到两岸同胞的拥护,并逐步成为两岸的共识。

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开辟前进的道路。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把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12月31日的讲话中指出: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0年1月底,“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先生提出,以“两岸统合”的方式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两岸在整个中国的架构内开始统合。两岸在各个不同的领域,由双方以平等的方式成立各种“共同体”,透过这样的机制学习协调共处,以制度的方式增进认同。(《经略大中华解决台湾集体焦虑》台湾《旺报》2010.1.24)“两岸统合”的思路,不失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重要途径之一。

准确界定两岸关系的本质属性和政治定位

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根据客观规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各个领域的事项,需通过两岸沟通做出轻重缓急的安排。总体上,两岸经商、对话本“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的原则,循序渐进的步骤,稳步扎实推进,逐步解决问题,是一种务实而积极的态度。但是,先,并非不要后;难,并非不去破解。因为最终解决两岸问题,政治问题是必须面对、必须突破的。

如何突破这个政治难题?首先,两岸要为共同破解政治难题创造条件。正如胡锦涛呼吁的:“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研讨。”谁来承担这个务实研讨的任务呢?两岸专家学者责无旁贷。

2009年11月,两岸学者在台湾举办了“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就两岸共同关心的政治、军事、涉外事务的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这对双方共同破解政治难题创造条件迈出了第一步,为今后两岸专家学者进行政治对话开了个好头。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12月31日发表的《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讲话,根据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大陆方面为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重大主张和方针政策的宣示。这个讲话中提出的六点意见,涵盖了两岸关系的所有领域,体现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思考,展示了破解难题、打开僵局的政治智慧;为全面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描绘了蓝图,也为两岸经商谈判的深化指明了方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记者田俊荣)中国银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北京西城区外来人口持暂居证将享市民待遇
文化部集中清理237家违规网络音乐网站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