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渝北区,一药房卖出的罗红霉素价格为22.5元。 记者 刘嵩摄
本报3月26日刊发了《162种药28日起零售价平均降两成》,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调整部分抗微生物类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部分使用范围广泛的抗生素和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品最高零售价于3月28日下降,共涉及162个品种、1285个剂型规格,市物价局增补并核定了782个规格,增补后达到2067个剂型规格。
昨日是药品降价的执行时间,然而有市民向记者反映,许多药房的药价并没有降。记者随即走访主城八大药房发现:大部分药房确实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降价销售。对此,物价部门提醒市民:若买到了高于规定价格的药品,可保留证据,向物价部门举报。
反映:药房药品没有降价
昨日,家住无专厂的汪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因为扁桃发炎去药房买消炎药,结果发现大多数药房都没有降价。
“不是说都降价了吗,怎么还是以前的价格?”汪先生告诉记者,他上个星期就买过一盒罗红霉素,当时的价格是22.5元。昨日上午,他又在黄泥塝的宏声桥大药房买了一盒罗红霉素,价格还是22.5元。他说:3月26日看到本报报道部分药品28日开始降价,还特意去网上查了相应药品的价格,他发现按照《统一定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规定,同规格的罗红霉素最高零售价应该是7.1元。
汪先生觉得很郁闷:本来以为以后吃药可以省下不少钱,结果还是一样,到底是药品没有降价?还是药房私自不降价?
调查:大多数药房未执行
随后,记者对黄泥塝、杨家坪、沙坪坝等地的各大药店进行了调查。记者发现:虽然到了降价的执行时间,但按照规定应该降价的药品价格很多药店并没有下降。
在黄泥塝一家“好邻居大药房”,记者看见:一盒头孢拉定(规格250mg×24)的价格为12.5元,而根据《统一定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规定,相同规格的头孢拉定最高零售价为7.0元,价格高出了5.5元。在杨家坪一家“桐君阁大药房”,一盒罗红霉素(规格150mg×10)的价格为11.8元,而根据《统一定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规定,相同规格的罗红霉素最高零售价为5.9元,价格高出了整整一倍。
记者一共走访了八家药店,除了黄泥塝的鑫斛药房按照规定价格执行外,其它药房的价格或多或少都比规定最高零售价至少高出了30%。
随后,记者向市中医院、西南医院、大坪医院等了解到,各大医院已开始执行降价标准,并且因为药品要收入目录进档,需要花费时间,部分医院提前执行了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