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市收获了今年的第311个“蓝天”!市环境监测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主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昨天达到311天,提前近两年时间达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求的“蓝天目标”。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蓝天”数比去年同期多10天,空气中主要污染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SO2)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8和7.7个百分点;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2.29,比去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
市政府蓝天行动督查组有关负责人表示,主城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首次达到311天,达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空气质量考核指标要求。是2000年我市开展空气质量日报以来的最好水平,刷新了多项纪录。
此外,今年3月23日至11月5日,主城空气质量连续228天保持优良,比去年多出近100天。而且今年的“蓝天”还很优质,达到优质标准的有54天,比去年多14天。由此,我市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的排名上升7位、达到第32名,是历史最好名次。
“虽然目前优良天数方面达到创模指标要求,但主城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还没有完全达标。”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三项主要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仍然超标,氮氧化物浓度处于超标临界值。今后一段时间,主城还将处于大开发大建设时期,机动车保有量也将增加,空气质量改善的压力还很大,如不采取更严格的控制措施,将会影响创模目标的实现。
新闻链接》》
阴沉天,为何是蓝天?
阴沉的天气不见白云也不见蓝天,为何会收获“蓝天”?对于市民心中的疑问,市环保局有关人士表示,环保上称的“蓝天”就是空气污染指数(API)在100以内,这个时候的空气对于人的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蓝天与好天气有关但不能一一对应,有时天很蓝但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专家说,比较典型的就是下雨天,空气质量的好坏,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并不受晴天阴天的影响。由于阴雨天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冲洗,所以很可能空气质量较好,成为“蓝天”。
来源:重庆晨报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