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完成政策性住房投资86.4亿元,同比增长2.2倍;3月末政策房施工面积2205.9万平方米,其中一季度新开工面积143.4万平方米,分别增长88.8%和1.9倍。
6.消费品市场总体稳定,商品销售结构调整积极推进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06.6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吃、穿和烧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8.9%、26.6%和24.6%;用类商品受小客车限购影响仅增长5.2%。
从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销售看,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86.9%,对限上企业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4%;通讯器材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分别增长43.9%和31.3%。汽车类零售额下降25.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分别增长14.4%和9.7%,同比分别回落9.1个和47.3个百分点。
7.出口小幅增长,入境游客略有减少
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达到910.4亿美元,同比增长32.9%。其中出口总值126.7亿美元,增长1.2%;进口总值783.7亿美元,增长40%。
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比较大,分别为20.4%、19.6%和12.2%。
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游客93.8万人次,同比下降0.7%。入境游客中的外国游客79.7万人次,增长0.8%;港澳台胞14.1万人次,下降8.7%。
8.消费和生产价格继续上涨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5.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8.8%,烟酒类上涨1.2%,衣着类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3%,交通通信类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类下降0.2%,居住类上涨10.9%。居住类和食品类是影响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分别拉动总指数上涨2.5个和2.3个百分点。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5.5%。从环比看,3月份消费价格比2月份上涨0.2%。
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5%,其中石化、农副食品加工和钢铁行业产品价格上涨较快。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1.6%。从环比看,3月份出厂价格与2月份持平。
一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7.5%,其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农副产品类价格涨幅较大。3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8.7%。从环比看,3月份购进价格比2月份上涨1.9%。
9.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新增贷款规模有所收缩
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24亿元,同比增长36.7%。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营业税分别增长28.2%和29.9%;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39.1%和34.1%。
3月末,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贷款余额30641.6亿元,比年初增加1266.2亿元,同比少增73.3亿元;其中,新增短期贷款同比多增698.1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871.2亿元。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存款余额66525.8亿元,比年初增加2297.4亿元,同比少增422.6亿元;其中,新增单位存款同比少增1600.6亿元,新增个人存款同比多增1086.5亿元。
10.就业形势稳定,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一季度末,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56.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4.1万人,增长4.1%。其中,租赁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从业人员共计增加21.2万人,占从业人员增量的62.2%。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946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436元,增长10%。在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经营净收入增长3.4%,财产性收入增长15.6%,转移性收入增长7.5%。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98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4.5%,家庭经营收入增长0.3%,财产性收入增长31.3%;转移性收入增长43.6%
总的来看,全市经济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首季实现了平稳开局,从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阶段走入正常增长轨道,同时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方面正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当前国内外环境仍十分复杂,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存在一些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下一阶段,还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巩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良好势头,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