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北地区>北京>北京新闻
4.68万人赶考北京公务员 在职人员成为主力
2011-04-12 15:19:30      来源:京华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4.68万人赶考市公务员

考生反应更易把握重点>>专家点评考查政策运用

11个人争一个岗位 申论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幸福”

昨天(10日,下同),北京市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市20多个考区的近2000个考场举行。记者昨天下午从北京市人社局了解到,报考人数为5.6万多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约4.68万人,大约9000多人弃考,参考率约为83%。

北京人事考试网公布的《北京市各级机关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显示,招考人数4191人(包括合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如此算来,实际的考录比约为11:1,也就是平均1个岗位11个人争。

此次公务员招录是本市首次实行“一次考试,二次调剂”,也是首次对“双外生”等人员放开。5月上旬,考生可登录市人事考试网查询成绩。考生如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合格,可打印成绩通知单,凭此参加面试及调剂。不过,笔试合格但未被录取者也不必完全灰心,因为下半年公务员招考面向上半年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合格且未被录用的考生。

主力军为在职人员

考场直击

今年国家在公务员政策上作出调整,市级党政机关除特殊职位外,均要求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区县级机关职位提出这一要求的也达到了80%。

在昨天的考试现场,社会在职人员成了公务员考试的主力军。从考生身份证可以看出,1980年至1986年出生的往届生成为主力。据中公教育预测,今年北京公考中应届生的比例占到30%左右,与往年相比今年报考人数大幅降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批工作经验只有半年到一年半的人群“两头不沾”不能报考。

对于应届生报考范围缩小,一些参考的应届生表示了理解,“现在不仅是公务员,找什么工作都很看重经验,与其抱怨不如老老实实积攒经验。”

应届生考前更紧张

在考场外,记者发现,不少在职人员都是掐着时间点来到考场,自称之前没有认真复习,完全是“裸考上阵”。和应届生相比,在职人员大部分是把公务员考试当成一次改变的机会,很少听说特地辞职备考的情况。

但是相比较而言应届生显得比较紧张,大部分参加昨天北京公考的应届生之前经历过国考的挫折,至今就业工作岗位没有确定,所以这次机会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眼看着周围的同学已经陆续确定了工作岗位,心里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专家认为,应届生不必过分焦虑。北京仍有2000多基层的公务员岗位对应届生开放,今年北京又采取一次考试两次录取的方式,即使这次失利也有可能在下半年被录取。

“双外”冲击本地人

今年招考首次纳入985工程京外院校中获得校级以上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或一等以上优秀学生奖学金的本科以上的2011年应届生报考。本地考生坦言,竞争压力因此增大。

这样的担忧并非多余,中公教育集团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李永新认为,北京这次放开了对“双外生”报考的限制,算是开了一个口。但和其他一线城市或者公考大省如上海、广州、浙江、山东等相比,限制还是比较多,其他地方虽然会规定学历,但是不会具体到院校或者三好学生等。

双外考生的首次报考,势必会对本地考生造成一定冲击,由于各地方教育、考试要求的差异,京外考生在应试方面的能力往往优于北京考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为了确保价格总体稳定,国家有关部门近期约谈饮料、奶业、糖业、酒业等17家行业协会。昨天,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参与主办的中国酒业新闻网载文指出,4月2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再次会同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约请17家协会负责人,召开了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座谈会,强调维护价格稳定。>> 详细
点击排行
  比爱更可爱的是一个永远的约定
国土部新出台20条政策 支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