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西直门桥局部 经济参考报发
本报报道大学生李旭设计“微型立交桥”治堵以来,引起市民以及网友对立交桥治堵的关注。
读者高先生来电表示,立交桥拥堵的原因,有的是设计上有一定问题,有的是后期人为设置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相关部门深入调查。他认为,立交桥下增加左转线、公交站点缩进、非机动车道后撤等方法,都可缓解部分桥梁的拥堵。
读者万先生说,八达岭高速与北四环交叉点立交桥(健翔桥),南向北左转盘桥设计很不合理,需要从志新桥下过一个红绿灯才能上桥。“应该直接开一个入口即可。”
而在微博上,有关立交桥的讨论也是如火如荼,记者发现,李旭的“微型立交桥”设计图在被广泛转载的同时,很多网友将其与北京的西直门立交桥相比,认为西直门桥的设计繁复,如同迷宫,强烈建议换掉。甚至有网友将其调侃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并演绎出许多版本的故事,有网友戏称,西直门是按照中国联通的logo建造的,所以谁上去谁迷糊。
昨日,记者到西直门桥实地探访,发现多种因素加剧该桥的拥堵,比如:西直门桥公交站点靠得太近,桥下地铁出入口人车混杂,桥面车道绕行繁杂,这些问题加上北京的高峰拥堵,让西直门桥的问题被放大。同时,西直门桥的绕也多被诟病,而且堵与绕之间常常是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