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由售转租
8月31日,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在“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现场会”上提出要求:加快公租房建设,力争3年内取得明显成效。随后考察了杭州市两处公租房。
这一表态,也意味着整个浙江省保障房建设思路的变化——“由售转租”。这亦符合中央政府大力发展公租房的要求。
杭州市房管局人士透露,杭州的保障房建设已经开始转变,比如陈加元所视察的两个项目中,其中一处便是由经适房转化而来。
“公租房被提上日程后,杭州实现了多层次保障。”上述人士表示。“六房并举”成为杭州保障房建设最大的看点。自1999年建立经适房制度以来,杭州的保障房创新始终在进行。
所谓“六房”,涵盖了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拆迁安置房)、公租房、人才房和危改房。“之所以分这么细,就是为了实现保障全覆盖,而且要形成体系。”杭州市房管局宣教处人士说。
在其提供的资料中,杭州市2010年对上述各类保障房均有明确规划。
其中廉租房计划新开工10万平方米,调剂和收购25万平方米;经适房新开工50万平方米,限价房(拆迁安置房)新开工4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和外来务工人员公寓数量则视情况而定。
杭州市供地计划也已明确,将划拨400亩土地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项目建设。
而据杭州房管局人士透露,截至2010年6月底,廉租房累计保障9685户;经适房已累计建设销售近700万平方米,累计保障约6万户;市区两级累计已建、在建、筹集公共租赁住房近130万平方米。
陈加元在8月31日的讲话中提及,接下来公租房将重点解决“为谁建、建哪里、建多大、怎么建和怎么管”等问题。
房管局人士透露,根据住建部的部署,三年内公租房必须出成绩。接下来的两年中,杭州必须加大建设量。“《浙江省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也在抓紧完善之中,现在已经进入政策风险评估阶段。”
杭州房管局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近期市政府拿出171亩土地用于公租房建设,预计可建公租房40余万平方米,建成后可解决6000户左右家庭的住房困难。
“到2010年底,杭州市、区两级已建、在建和筹集的公共租赁住房有望超过170万平方米,可极大地缓解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房管局人士表示。
按照浙江省政府的思路,公租房将有三个来源:配建、政府集中建设和委托企业建设。而资金来源上,杭州正在积极申请,有望成为首批公积金建公租房试点城市。
将开发商纳入建设体系,同样为杭州市政府所青睐。作为当地最大品牌房企,绿城无疑被寄予更多期望。
绿城一位高层透露,自2005年10月首次介入城中村改造以来,绿城的保障房建设总规模已近230万平方米。
尽管有大开发商带头,但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赵杭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保障房在当地尚未形成气候,且以国企为主,民企兴趣不大。“很多企业是讲条件的,建保障房的同时,要求商品房用地,堤外损失堤内补。”
赵杭生认为,解决之道是将保障房建设立法,并且纳入地方官员考核的硬指标中。“这轮调控瞄准保障房,说明了政府的进步,但地方政府的职责尚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