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海洋变成荒漠 人类将会怎样?

2012-05-28 14:55:28 来源:中国环境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海洋变成荒漠 人类将会怎样?

  图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新华社记者 孟丽静 编制

联合国把每年的5月22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Day forBiologicalDiversity),以增强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今年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继联合国将1998年定为国际海洋年之后,今年海洋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

“全球渔场一大半已经耗尽,另有1/3已经枯竭。关键性海洋环境——例如海草、红树林和珊瑚礁——估计有30%~35%已被毁坏。塑料废弃物不断造成海洋生物死亡,来自陆地的污染导致大片近岸水体几乎无氧。不仅如此,化石燃料的更多燃用也在影响全球气候,致使海面升温,海平面升高,海洋酸度提高,而我们对各种后果只是刚刚开始认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发表的致辞中向我们展现了海洋面临的危机。

海洋生物多样性亟待保护

海洋覆盖地球70%以上的表面积。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海洋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海洋浮游生物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浮游植物的微小光合植物提供了地球上全部氧气的50%。捕获的海洋生物每年为全世界提供21万亿美元的社会经济价值。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海洋生态系统功能、抗压能力以及为人类提供福利的能力都至关重要。

然而,世界鱼类受到过度商业开发的情况颇为严重,很多鱼种被捕捞得所剩无几,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很大的危机。

“里约+20峰会必须呼吁人们行动起来,通过联合国、各国政府和其他伙伴发出倡议,改善海洋管理和保护,防止过度捕捞,扩大海洋保护区,并减轻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通过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各级采取行动,包括促进国际合作,我们能够实现爱知目标,到2020年实现对10%的海洋和沿海区的保护——这将是为我们希望的未来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关键步骤。”潘基文说。

据悉,今天及5月22日前后,世界各地已经开展或正在开展各类活动纪念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娱乐圈女星学生时代照片

北京:老年人学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