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湘潭拟任90后女副局长”事件已经查清,相关人员受到严肃处理。上周,拟任副局长的“湘潭神女”王茜被网络舆论视做90后官二代集体迈向被任命官职的信号。跟以往同类事件不同的是,“湘潭神女”事件在网络发酵及当事方反应皆快,从任前公示发布至官方宣布该提拔任用违规总共历经两天。
此次湘潭神女事件,全程贯串一个“快”字,首先,工作不满一年的90后被任命为岳塘区发改局副局长,其发迹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而其以非公务员身份、20刚过的年纪就有如此“成就”,真算得上是年轻干部“大跃进”,无怪乎此事件被如此关注,如此重视。
今年来,吏治方面发生了不少类似事件,公众的质疑和不满一直都在高频振荡,但一般的涉事单位和责任部门往往打太极、持久战,对事件的处理不积极不主动不透明,以至于公众的神经愈发敏感。相形之下,湘潭神女事件中,两天之内当事方即承认“确系违规”,算是对其“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工作不细、把关不严和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等相关规定”的一次为时未晚、回头是岸的亡羊补牢。
涉事单位的快不是没有理由的,舆论的质疑再一次成为政务公开、纠偏去错的“催马鞭”。从4月18日晚岳塘区委发布公示,到19日该任前公示网上社区论坛转发和讨论,引发湘潭市委组织部回应进行“调查核实”,并对王茜同志暂缓任用,期间的时间都可以分秒度量。20日,事件经媒体报道,“湘潭神女”成为网上焦点,引发强烈关注和质疑,同日,其父亲是原湘潭市发改委主任、现湖南省发改委驻北京前期办主任王达武身份曝光,再到晚间,新华社报道“经湘潭市委组织部调查核实,拟提拔任用系违规……”舆论发酵的速度和相关责任单位的反应速度,都堪称典型。毋庸置疑,舆论的质疑再次推动了法规条例的严格推行和吏治的落实,但这算不上最终的胜利,“湘潭神女”事件检验的是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政治智慧,而湖南交出的答卷相信可以在公众的心里取得理想的分数。
湖南历来重视网络、善待舆论监督,这一点可以从湖南官员自上而下的强调网络问政以及近年来湖南应用网络问政湖南的努力实践中得到佐证。也正是因为如此,网上发酵的湘潭神女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才会有这般迅猛。除了时间上的“分秒必争”,更要有责任追究上的“锱铢必较”,这才是一个责任政府、法治社会的真正体现。
我们从目前媒体披露的处理意见可以看出,湖南本次调查处理并非就事论事的“息事宁人”,而是实打实地“治病救人”。一方面对湘潭神女取消参公资格、撤销公示职务,是针对既定事实的纠偏纠错;而对这一事件的组织方进行处理,就是要将责任明确,严肃追究,对其父亲的处分及对于当地区委书记的立案调查,则是将事件拉入法制纪律轨道的根本之举,我们期待制度和法治的“神圣”,为这次事件画上圆满的句号。
从湘潭神女“升得快跌得快”大快人心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舆论质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失误,以快速的效率应对公众的诉求,以法治的手段实现社会的公平,以透明的操作规范政府的行为,自然会让那些徇私枉法的猫腻无处藏身。幸运的是,湖南这次以制度、法治的“正”来纠正救济违规人治的“负”,来得快、来得准、来得好。
来源:华声在线(郭汝霞)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