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广外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学校首次在党代会上把“国际化”作为办学特色确定下来,并提出学校的中长期奋斗目标是:到2025年建校六十周年时,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建设成为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会上,党委书记隋广军同志代表中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二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科学发展 努力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报告。党委副书记、校长仲伟合主持会议。
据悉,广外的国际化有其历史渊源并一直在进行探索。长期以来,学校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着力推进外语与专业的融合,培养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002年,提出学校的发展目标就是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2003年,提出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2005年,学校将教育国际化工程作为学校“十一•五”发展五大工程之一。2007年5月,学校召开了大学教育国际化战略的专题研讨会。特别是2005年,学校将教育国际化工程作为学校“十一•五”发展五大工程之一。2009年,学校提出教育国际化310工程和“四化”目标,提出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2011年1月学校提出国际化特色是广外最核心、最重要的特色。
迄今为止,广外共与国(境)外201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遍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印尼、泰国、越南、韩国、智利、古巴、墨西哥、港澳台等近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积极推进与国外大学和机构的深入合作,学校教育国际化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国际化特色是广外基于传统,放眼未来而做出的战略性选择和定位。对于发挥广外的传统办学优势、彰显人才培养特色和提高教育竞争力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有一支结构合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拥有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具有学术话语权的学术领军人物和一批学术骨干;二是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以及外国留学生比例较高,培养的学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卓越的专业技能、深厚的公民素养,能适应全球化发展要求;三是学科布局整体优化,发展平台较高,特色和优势明显,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部分学科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个别学科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四是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科研国际化程度较高,高水平原创性成果不断涌现,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持续增强,能积极适应、影响乃至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五是现代大学制度较为完善,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大学的科学化、民主化、国际化特质得以充分展现。
今后五年,广外将瞄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前沿,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实现教育国际化“310”目标,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的国际化程度,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新局面。同时,充分利用外语人才汇聚和在国际经贸、国际问题等领域的基础和优势,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大力推动学术“走出去”,逐步增强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积极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实施。
来源: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