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近80档花会“绝活”亮相国家级非遗妙峰山庙会

2012-04-22 15:01:24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4月21日,具有400余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妙峰山庙会鸣锣开场。据悉,在长达半个月的庙会期间,将有近80档民间传统花会带着自己的“绝活”来此“朝顶献艺”。

金顶妙峰山以古刹、奇松、怪石、云雾闻名遐迩,是中国北方农村各种信仰的一个缩影,早在明清时已经成为华北地区民众信仰中心,其每年农历四月初一的开山庙会,至今已经延续了400多年,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信众最多的民间民俗庙会。庙会期间,几十万香客、数十档花会,从京津、华北以及全国各地自发会聚到这里进香、献艺,完整地保留着明清古庙会风貌。

中幡、高跷、舞狮、五虎少林等传统花会表演纷纷亮出绝技。进香仪式、施舍粥茶、“撞吉祥钟”、“敲太平鼓”、“带福还家”等祈福活动丰富多彩。据来自外地的“馒头圣会”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准备了20万袋福字馒头以及15吨金顶福粥,开幕当天一上午就被游客吃掉了几千斤。

在妙峰山传统民俗庙会期间,将举办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和旅游项目,通过与游客互动和参与,完整地展示传统民俗庙会的全过程。庙会期间,将有五虎少林会、中幡会、高跷会、秧歌会、小车会、旱船会以及馒头会、粥会、茶会等近80档传统民间花会朝顶进香、酬山赛会并进行民间文艺表演交流和切磋技艺。花会演员们身着古装、扮脸谱、用地道的香会语言再现明清香会的盘道、打知、换帖、叫门、参驾等过程。除传统的民间花会表演外,还有施粥布茶、舍馒头、舍缘豆等传统民俗活动,全面体现社会的平安祥和、无私奉献的宗旨,构成京城民俗文化展示的一大奇观。

此外,为让游客充分体验妙峰山传统的民俗庙会,妙峰山景区还举办了一系列的祈福纳祥和文化传承民俗观光活动,其中不乏有妙峰山庙会今昔图文展、“撞吉祥钟敲太平鼓”、“带福还家”、系福牌、走福路、逛福院、画福布、福树系福条、带福花等,在活动中主办方注重文化交流、增加游客参与度,体现互动效应。此次妙峰山庙会上同时还举办了特色旅游商品展卖,有妙峰山玫瑰制(食)品、薄皮核桃、蜂蜜、杂粮等近百余种具有门头沟特色的旅游商品和土特产品供游客和香客选择。

举办本届妙峰山传统民俗庙会是门头沟区旅游山会的重点活动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对以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妙峰山庙会进行的有效传承和保护。据妙峰山景区负责人介绍,在历时15天的庙会期间,山间野丁香、山茉莉等野花正值花期,堪称“华北一绝”的妙峰山玫瑰花在庙会后期也渐入花期,花开之季,漫山遍野紫红一片,形成壮观的玫瑰花海,不但将为庙会增添独特的氛围,更可是游客一饱眼福。

据了解,妙峰山又被称作“中国民俗学的发源地”,妙峰山娘娘庙会更有“中国民俗学的摇篮”之称。早在1925年,北京大学民俗学家顾颉刚就对妙峰山的香会、庙宇做了详细地实地调查研究,由此开创了民俗学者田野实地考察的先河。景区内的一块刻有“缘”、“源”两个篆字的巨大石碑,就是中国民俗学考察纪念碑。目前,关于妙峰山庙会的大量文献、图片资料,已经成了研究中国民俗文化的宝贵财富。

来源: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记者 王素娟 通讯员 刘学 高学雷)编辑:于姝楠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精彩热图

最能吸引异性的20种招式

新娘幸福拥有520长婚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