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乡教育1+1捆绑模式成果显著
自城乡教育“1+1”结对合作模式实施以来,安徽省合肥市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成果显著。据统计,合肥市开展城乡教育结对合作工作以来,10个结对区县开展教育合作达390次,首批134所结对学校间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达16000人次。
“1+1”结对模式又称捆绑模式,即城区优质学校与乡镇薄弱学校结成“城乡共同体学校”,实行“两个法人单位,第一校长负责,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管理办法。城区学校为第一校长,乡镇学校为执行校长。为了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自2009年起,合肥市试点城乡学校结对“捆绑”管理模式。
庐阳区教育局局长殷硕景表示,通过“捆绑”办学,强化城区学校的“连带”责任,增强乡镇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加快乡镇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城区学校的接轨,促进城乡学校整体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自去年3月份,庐阳区和长丰县签订教育结队合作协议,拉开城乡教育结队合作工作序幕以来,城乡教育结对合作工作已在合肥市全市全面推进:包河区和肥西县,瑶海区与肥东县,蜀山区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新站区相继签订结对合作协议,在教育教学、师资培训、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动城乡中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来源: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记者 刘楠雪 实习记者 李璐)编辑:马原